為幫助各位考生備考,233網校小編整理了教資幼兒綜合素質知識點及考題:素質教育概述,這些考點你都學會了嗎?核心考點講解 拿下關鍵分>>
教資幼兒綜合素質知識點:素質教育概述
一、“素質”一詞的內涵
所謂素質,就是指個體的先天稟賦以及在此基礎上,通過環境和教育影響所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相對穩定的身心發展水平以及人類文化在個體心理上的內化和積淀。基礎素質大致可以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自然素質,分為身體和生理的素質。
第二,心理素質。包括直接承擔人的認識過程的智力因素和影響人的認識過程及構成人的其他心理活動的智力因素。
第三,社會文化素質。包括思想觀念、道德行為規范、科學文化知識、勞動生活技能以及審美的知識和情趣等等。
自然素質、心理素質、社會文化素質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一般來說,生理和身體的素質是人的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
素質教育VS核心素養教育
★ 素質 【解釋】事物本來的性質以及其品質、質量等。
★ 素養 【解釋】修習。
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的延伸,更加強調教育對人全面發展的作用。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關于立德樹人的要求落到實處,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于2016年9月13日在京發布。
二、素質教育觀
1、素質教育的概念
素質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對素質教育內涵的上述理解,可以被簡括為:“一宗旨、兩重點、三關鍵”。
(1)一宗旨:提高國民素質;
(2)兩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三關鍵:一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二是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三是要讓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發展(個性發展)。
“三關鍵”從根本上明確了素質教育的內涵,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明確了目標和任務。
▲素質教育概念記憶關鍵詞:提高國民素質、全體、全面、個性、創新和實踐。
2、素質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教育對象的全體性
素質教育不要求也不允許對入學的兒童按照某種標準(例如種族、民族、性別、膚色、語言、社會和經濟地位等差異)進行篩選。
(2)教育內容的基礎性
素質教育向兒童、青少年提供的是“基本素質”而不是職業素質或專業素質,是讓學生擁有“一般學識”;
(3)教育空間的開放性
安排靈活與組合適當的生動活潑的開放性教育;重視利用課外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4)教育目標的全面性
素質教育既要實現功能性的目標,又要體現形成性的要求,通過實現全面發展教育,促進學生個體的最優發展。
(5)教育價值的多元化
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發揮其特長及潛能,使其個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地發展,充滿創造的活力。
(6)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同時,改變以往只重書本知識,忽視實踐能力培養的現象。
(7)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注重學生個性健康發展
學生是知識的主人,不僅把學生看作知識的認知主體,更重要、更本質地把學生看作包含認知方面和非認知方面的完整的生命主體。各級各類教育都要堅持因材施教。
(8)著眼于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
終身教育強調將人的發展的各個階段都要與教育相結合,素質教育著眼于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而且要讓學生“會學”;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而且要給予學生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發展。
3、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
(1)面向全體
(2)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3)促進小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4)促進小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5)著眼于小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
【記憶口訣】:雙全雙發展,創新與實踐
(1)面向全體
我們國家實行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就是面向全體,讓每一個適齡學生都能進到學校里來,進到班級中來。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充分發展其天賦。
(2)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一直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我們需要在實踐中把這個方針貫徹好、落實好。
(3)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是難以屹立于世界前列的。作為國力競爭基礎工程的教育,必須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一代人才,這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
(4)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主體的創新,必須以其主動性的發揮為前提,因此,要真正做到尊重并弘揚學生的主動精神,就要求教師進行啟發式教學,鼓勵學生主動探索、主動思考,在教學中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5)著眼于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
教是為了不教,教育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給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因此,我們的基礎教育一定要培養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更多教師資格證習題:教師資格證模擬試題在線免費刷
教資幼兒綜合素質精選習題:
【典型真題】
1、下列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
A.促進學生專業發展
B.尊重學生個性發展
C.教育面向全體學生
D.引導學生協調發展
【典型真題】
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素質教育任務的是( )。
A.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B.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
C.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發展
D.促進學生能力的平均發展
【2019下半年真題】
材料一:
中小班馨馨的左手臂先天發育不良,協調能力和運動都低于其它幼兒,馨馨很喜歡唱歌跳舞,但每當要登臺表演她都會默默地退出。
幼兒園一年一度藝術節就要開幕,王老師特意編排動作與隊形相對簡單的舞蹈“藍精靈”鼓勵馨馨加入。排練中,連續幾個八拍跳下來,馨馨有些手忙腳亂,王老師放慢速度,并降低動作要求,可馨馨動作仍然不到位。馨馨有些焦急,王老師對馨馨說:“不要急,你已經跳的很好了,老師陪你慢慢跳。”馨馨點點頭,跳的更認真。可幾個孩子卻抱怨著:“老師,馨馨總是撞到我”“老師,馨馨跳的太慢了”,旁邊的李老師也說:“直接安排馨馨參加大合唱不是更簡單嗎?”王老師搖搖頭說:“馨馨比任何孩子都更在乎跳舞,我一定要幫她做到。”王老師隨后對孩子們說:“你們知道嗎?藍精靈正因為善良、勇敢,又相互關心,最終打敗格格巫。我們要像藍精靈一樣互幫互助,才能跳好舞蹈。”
藝術節如期舉行,馨馨和孩子們在舞臺上歡快的舞動。
30.問題:請結合材料,從教育觀角度,評析王老師教育行為。(14分)
王老師的教育行為符合新時期素質教育觀的要求,有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素質教育觀要求我們要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個體差異性,要注重因材施教。材料中馨馨因為手臂發育不良,在舞蹈學習上與其他小朋友存在差異,王老師專門為其編排了相對簡單的舞蹈,因材施教,使之能加入到舞蹈排練中,體現了王老師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尊重馨馨的個性發展。
(2)素質教育觀要求我們教育要面向全體幼兒。我們的教育要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發展,不能只關注部分幼兒。材料中當其他小朋友和李老師建議讓馨馨參加大合唱時,王老師并沒有因此放棄,而是堅持讓馨馨參加舞蹈排練,說明王老師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幼兒的,不愿意放棄每一位孩子。
(3)素質教育觀要求我們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德智體美缺一不可。材料中王老師不僅關注到幼兒的舞蹈學習,還能夠抓住排練時的教育契機,及時給孩子們傳遞“互幫互助”、“善良”、“勇敢”等品質,說明王老師既注重幼兒的技能學習,也注重幼兒的品德教育,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4)素質教育觀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我們的教育不僅要關注孩子的知識經驗,也要關注孩子的情感,材料中王老師沒有因為馨馨影響舞蹈學習的進度而不讓馨馨參加,反而是鼓勵馨馨,尊重馨馨對舞蹈的喜愛,體現了王老師對幼兒本身的關注。
(5)素質教育觀要求我們的教學要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我們的教育教學不是老師的一堂課,而是要考慮孩子的需求與特點,從幼兒角度出發。材料中王老師在選擇舞蹈時針對馨馨的特點選擇了相對簡單的舞蹈“藍精靈”,在別的老師和幼兒有怨言時,王老師也能堅持從馨馨出發,充分說明了王老師在教育過程中以幼兒為中心。
總而言之,材料中王老師踐行了素質教育的內涵和正確的實施方式,其做法是值得我們提倡和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