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正誤,并在題后括號內打“√”或 “×”。每小題1分,共20分)
1.教學研究課題一般來自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遇到的問題。 ( )
2.多元性評價要求評價主體和評價方法都應是多元的。 ( )
3.運用問答法進行教學時,教師的提問應面向所有學生。 ( )
4.教學設計中最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教學方法。 ( )
5.教學方法一旦形成,不會隨著社會的變革而發(fā)生變化。 ( )
6. 當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要及時請家長到學校來,以便學校和家庭共同合作,為學生負責。 ( )
7.主體性班級管理就是教師不再參與班級的日常管理,完全放手讓學生自我管理、自 我負責。 ( )
8.教學口語的語速要適當高于一般人際交往口語的語速,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 )
9.課后作業(yè)必須和課堂教學一起進行設計。 ( )
10.使用范例導人多用在德育課和技能操作課的教學中。 ( )
11.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師職業(yè)的最基本的活動。 ( )
12.熱愛學生是衡量師德行為善惡的最高道德標準。 ( )
13.依法治教就是以法治教。 ( )
14.公民行為能力分類與自然人的年齡有關。 ( )
15.發(fā)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就是找出教材中有關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 ( )
16.班主任]二作的基礎和前提是了解和研究學生。 ( )
]7.英國教育家洛克的《愛彌兒》集中反映了自然主義教育理想。 ( )
18.課程計劃是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 ( )
19.態(tài)度和品德的結構是一致的,都是由認知、情感和行為三個方面所構成。 ( )
20.判斷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時,應兼顧個體內部協(xié)調與對外良好適應兩個方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