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師資格認定機考專用
小學教育心理學真題精粹試卷二
一、單選題(在每小題的4個備選答案中,選出1個正確答案,錯選、多選或不選均不得分。每小題l分,共30分)
1.以下不屬于教師教學能力的是( )。
A.教學認知能力
B.教學操作能力
C.自我反省能力
D.教學監控能力
2.班集體建設中最關鍵的因素是( )。
A.班主任
B.目標和規范
C.學生人數
D.班干部
3.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 )。
A.知覺
B.記憶
C.注意
D.思維
4.在觀察精確性上有明顯提高的階段是小學( )。
A.二年級
B.三年級
C.四年級
D.五年級
5.學習動機強化理論的提出者是( )。
A.人本主義者
B.認知主義者
C.建構主義者
D.行為主義者
6.教師往往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主要是由于教師扮演了( )。
A.知識的傳授者
B.學生的楷模
C.學生家長的代理人
D.嚴格的管理者
7.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列舉由“大地”一詞所想到的事物,是為訓練學生( )。
A.發散思維
B.推測與假設
C.好奇心
D.獨立性
8.“小型分散,便于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滿足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發展學生的才能,使學生得到更多的學習和鍛煉的機會”。這種課外活動的形式是( )。
A.科技活動
B.學科活動
C.個人活動
D.小組活動
9.《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屬于( )。
A.教育行政法規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規
D.教育規章
10.進行體態表達技能的訓練基礎是( )。
A.表情的訓練
B.與口語表達配合的訓練
C.表意的訓練
D.表達器官功能的訓練
11.班主任發揮主導作用的前提是( )。
A.有正確的學生觀
B.要樹立育人意識
C.應具備管理能力
D.應具備專業化的素質
12.成功教學法主張對學生實施( )。
A.鼓勵性評價
B.絕對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鑒定性評價
13.由實際工作者和專業研究人員共同參與,以解決教學實際問題和提高教學行動的自覺認識為目的的研究方法是( )。
A.調查法
B.觀察法
C.行動研究法
D.個案分析法
14.“自信、堅強、勤奮”描寫的是人的哪種心理特征?( )
A.氣質
B.性格
C.能力
D.動機
15.場獨立型概念的提出人是( )。
A.卡特爾
B.威特金
C.吉爾福特
D.列為托夫
16.奧蘇伯爾認為,學生學習的實質是( )。
A.有意義接受學習
B.有意義發現學習
C.發現學習
D.探究學習
17.學“角”這一概念,對“鈍角”、“銳角”、“直角”概念的學習產生的影響屬于( )。
A.負遷移
B.垂直遷移
C.水平遷移
D.非特殊成分遷移
18.小學生認知技能獲得的主要方式是( )。
A.發現學習
B.在嘗試解決問題中學習
C.從范例中學習
D.沒有正確答案
19.應遵循形象化、組織化與聯想化三條原則的學習策略是一種( )。
A.復習策略
B.群集策略
C.形象聯想策略
D.元認知策略
20.問題解決的首要條件是( )。
A.提出假設
B.提出問題
C.發現問題
D.提出方案
21.課堂管理始終制約著教學和評價的有效進行,其功能在于( )。
A.引導
B.促進和維持
C.反饋
D.評價
22.下述研究方法中,對條件控制最嚴格的是( )。
A.觀察法
B.自然實驗
C.問卷調查及相關法
D.實驗室實驗
23.茍子認為學習的過程是( )。
A.嘗試錯誤說
B.聞一見一知一行
C.頓悟學習
D.認知結構的改變
24.保持信息在2秒鐘以內的記憶是( )。
A.短時記憶
B.長時記憶
C.感覺記憶
D.永久記憶
25.概念是用( )來表達的。
A.句子
B.詞語
C.言語命題
D.圖式
26.提出學生獲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的心理學家是( )。
A.奧蘇伯爾
B.布魯納
C.加涅
D.杜威
27.當學生遭遇失敗或取得成功時,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形成( )。
A.能力歸因
B.努力歸因
C.運氣歸因
D.任務難度
28.個體的成就動機中含有兩種成分:追求成功的動機和( )。
A.追求利益的動機
B.避免失敗的動機
C.避免困難的動機
D.追求刺激的動機
29.專家和新手解決問題速度和正確性有極大差別的關鍵原因是( )。
A.智力發展水平不同
B.人生經歷不同
C.個性品質不同
D.知識儲備的質和量不同
30.以下反映遷移的詞語是( )。
A.習性結合
B.教學相關
C.觸類旁通
D.不憤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