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級管理是師生之間的一種互動關系。 ( ?。?BR>2.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學生出現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之后進行的疏導和治療活動。 ( ?。?BR>3.“師道尊嚴”的師生關系在今天的新課程中受到了責難,新課改認為師生之間的關系是一種人格上交往對話的平等關系。 ( )
4.教育是人類社會和動物界共有的現象,與人類幾乎是同時產生的。 ( ?。?BR>5.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因此生產力決定著教育的領導權。 ( ?。?BR>6.遺傳素質可以決定人的發展。 ( )
7.教學目標與教育目的、培養目標的關系,彼此相關,可以互相代替。 ( )
8.教師為了全面了解學生,可以看學生的日記、拆學生的信件。 ( )
9.課程論側重于研究“怎么教”的問題。 ( ?。?BR>10.談話法就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 )
11.目標管理是一種以任務質量為中心的管理。 ( ?。?BR>12.德育過程具有多端性。 ( ?。?BR>13.備課就是寫教案。 ( ?。?BR>14.教學方法是教師上課的方法,是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方法。 ( ?。?BR>15.學生因知識經驗的貧乏,具有天然的向師性和依賴性,因此是被動的教育對象。( ?。?BR>16.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是普遍與特殊的關系。 ( )
17.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的提出者是凱洛夫。 ( ?。?BR>18.教育對政治經濟的影響,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因此,教育可以決定政治經濟的變革。 ( ?。?BR>19.主張按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對兒童進行分階段教育,提倡對學生進行和諧的、全面發展的教育家是蘇格拉底。 ( ?。?BR>20.不同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雖然不同,但教育目的是相同的。 ( )
免費??迹?/STRONG>2013年江西教師資格證考試最新??荚嚲砻赓M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