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材料分析題(答案要點)
1.(1)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材料中的班主任很明顯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學生的一些行為真的讓我覺得可愛又可恨……”“我這個班主任可以說是完全為他們幾個而當的,晚上自己睡不踏實,還得去寢室看看,留心一下那幾個學生在不在。”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心理世界,都有其獨特性,這也意味著每個學生都有差異性,差異不僅是教育的基礎,也是學生發展的前提。教師應該讓每一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完全、自由的發展。不是“可愛的”就“省心”,“可恨的”就“多操心”。
(2)“有那么幾個調皮搗蛋的家伙就讓我時時牽掛著……”學生是處于發展過程中的人,作為發展中的人,意味著學生是一個正在成長的人,沒有缺陷,就沒有發展的動力和方向。教師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改正錯誤,從而不斷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是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否則會挫傷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扼殺他們的學習興趣,窒息他們的思想,引起他們自覺或不自覺的抵制或抗拒。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具有主體性的人。教師的教在于構建學生主體。在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其主導作用,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了解研究學生,進而采取相應措施促進學生發展。
(4)總之,學生的學習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發展。教師只有在尊重和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基礎上發揮主導作用,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2.(1)首先,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保障。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產生安全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的注意力,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樂于接受教師的引導和影響;相反,師生關系緊張,師生互不信任、彼此冷漠將會干擾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其次,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現教學相長的催化劑。良好的師生關系一方面能使學生產生“愛屋及烏”的情感,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發揮,實現“教學相長”的雙贏局面。而材料中教師的做法卻使得小朱對英語老師不再信任、不再愛老師,繼而對英語課失去了興趣,最終越來越不喜歡學習,成績越來越差。
(2)教師和學生應該做到尊師愛生和心理相容。①尊師就是尊重教師,尊重教師的勞動和教師的人格與尊嚴,對教師要有禮貌,了解和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理解教師的意愿和心情,主動支持和協助教師工作,虛心接受教師的指導;愛生就是愛護學生,它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重要體現,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感情基礎,是教師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培養學生熱愛他人、熱愛集體的道德情感基礎。尊師和愛生是相互促進的兩個方面,教師通過對學生的關愛獲得學生的尊重,這種尊重又可激發教師工作的熱情。材料中,小朱同學尊重熱愛老師,可老師卻對他沒有關愛,于是,小朱對老師的尊重也逐漸消失。②心理相容即教師與學生之間在心理上協調一致,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表現為師生關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看到,學生對所學各門課程是有不同感情的,它影響著學生注意力和時間的分配,導致學生各門課程學習的不平衡,這都可以從師生心理關系、情感等因素上找到原因。教學中會出現師生心理障礙,要消除這種心理障礙,增強師生之間的心理相容性,提高教學效果,應該著重在三個方面努力:首先,多接觸學生,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其次,遵循教育規律,多采取討論、啟發等教學方法;最后,為人師表,以人格力量感化學生。
3.(1)現代學生觀要求“以人為本”,即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個學生都有潛力、學生是完整的個體。這要求老師要充分尊重、關心、理解每個學生,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去教育和引導。趙老師對學生的要求幾乎有求必應,與學生一起參加各種活動,可以說非常關心學生,對學生充滿愛心。
(2)趙老師熱愛學生一心撲在對學生的教育教學上,對學生有求必應,但沒有看到學生是身心發展迅速的人,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除了與學生逛電子游戲廳等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向符合社會要求的方向發展。
(3)只有尊重與嚴格要求相結合,才能獲得學生的熱愛與領導的認可。
4.(1)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務,以“教”和“學”為中介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態度等。材料中的家長說“孩子不聽話,要打要罵隨您的便”,這體現了該家長持有傳統的教師中心的師生關系觀念。這種觀點認為,教師的天職就是要將大量的知識快速地傳遞給學生,教師作為知識的擁有者和傳遞者,理所當然地成為權威,教師的傳授就是教育活動的中心。教師主宰教育過程中的一切,學生完全成為一個被改造的對象、被灌輸的容器。學生的主體性被漠視,與此同時,教師的主體性也喪失了,因為他們也同樣被知識所奴役,喪失了自己的精神自由。
(2)民主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理解學生,發揮非權力性影響,并一視同仁地與所有學生交往,善于傾聽不同意見,同時,也要求學生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學會合作和共同學習。在這種師生關系中,教師能力強、威信高,善于同學生交流,不斷調整教學進程和方法;學生學習積極性高,興趣廣泛、獨立思考,和教師配合默契。民主的師生關系來源于教師的民主意識、平等觀念以及較高的業務素質和強大的人格力量。這是理想的師生關系類型。
5.(I)該班主任的學生觀是不正確的。
(2)現代學生觀要求我們應該這樣看待學生:①學生是發展中的人,要用發展的觀點認識學生;②學生是獨特的人;③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3)該班主任并沒有將學生看作具有發展潛能的個體,沒有把學生看成是發展過程中的人。作為發展中的人,意味著學生還是不成熟的人,是一個正在成長的人。在教育實踐中,人們往往忽視學生正在成長的特點而要求學生十全十美,求全責備。其實,作為發展中的人,學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并不符合實際。沒有缺陷,就沒有發展的動力和方向。把學生作為發展中的人來對待,就要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許學生犯錯誤。當然,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改正錯誤,從而不斷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6.(1)材料中,王老師惡狠狠地批評徐同學,言語中還帶有侮辱人格的話,這體現了王老師沒有做到熱愛、尊重學生,對徐同學來說是不公平的。熱愛學生包括熱愛所有學生,對學生充滿愛心,經常走到學生之中,忌諱挖苦、諷刺和粗暴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特別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避免師生對立。教師處理問題必須公正無私,使學生心悅誠服。
(2)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發生矛盾是難免的。教師要善于駕馭自己的情緒,冷靜全面地分析矛盾,正視自身的問題,敢于做自我批評,對學生的錯誤進行耐心的說服教育或必要的等待、解釋等。要能與學生心理互換,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理解學生,幫助學生,滿足學生的正當要求,啟發學生自省改錯。很顯然,材料中的王老師一開始并沒有做到這些,反而是校長做到了這一點。
(3)王老師經過反思,改變了自己用粗暴方式處理問題的思路,這體現了其道德素質的提高。教師的道德素養、知識素養和能力素養是學生尊重教師的重要條件,也是教師提高教育影響力的保證。教師以其高尚的品德、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教育教學藝術來為學生提供高效而優質的服務,也必然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
7.(1)就人格而言,師生關系是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鏡頭一中,出于尊敬,學生向老師問好或敬禮,但卻得到了冷冰冰的回應。鏡頭二中,出于感恩,學生幫老師擦拭自行車、電動車,但是老師卻沒有任何反應。鏡頭三中,年輕教師對向他打招呼的學生從不給出反應。這表明,老師并沒有將學生視為跟他平等的個體,而是把學生的這些行為視作理所當然。
(2)就社會道德而言,師生關系是一種互相促進的關系。教師對成長中的兒童和青少年有著巨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材料中三個鏡頭中的現象持續下去,不僅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而且會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不信任和輕視。為此,在面對學生的問候或者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時,教師要給予積極的反應,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8.(1)個體身心發展具有不平衡性,這種不平衡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身心發展的同一方面的發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不平衡的。正如材料中所顯示的,人的身高、體重的發展有兩個高峰期,即出生的第一年和青春期;另一方面是就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同方面而言的。研究表明,青少年身心的不同方面所達到的某種發展水平或成熟的時期是不平衡的。如材料所示,人的智力在8歲已經達到了較高的發展水平,而性的成熟則要晚的多。
(2)如材料所示,在這一時期內,對個體某一方面進行訓練可以獲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發揮個體在這一方面的潛力。錯過了關鍵期,訓練的效果就會降低,甚至永遠無法補償。因此,教育必須適應人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質發展的關鍵期內,施以相應的教育,促進該素質的發展。
9.(1)該材料直觀地體現了師生關系的作用。
(2)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產生安全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的注意力,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樂于接受教師的引導和影響;相反,師生關系緊張,師生互不信任、彼此冷漠將會干擾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材料中的實驗主張尊重學生,使學生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與愛護,這深刻體現了該實驗對師生關系的重視,以及對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所做的努力。
(3)良好的師生關系一方面能使學生產生“愛屋及烏”的情感,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發揮,實現“教學相長”的雙贏局面。材料中的實驗正是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才使得由“雙差班”轉變為“雙優班”。
(4)此外,材料中的十六字方針中的“分層指導”也體現了新課程提倡的發展性評價,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學習過程。
10.(1)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到,甲老師的學生觀是傳統的觀點,而乙老師的學生觀則是我們提倡的新的學生觀。
(2)材料一中的甲老師是傳統教學模式的代表。他在整個課堂中都是以自己為中心,對于學生的提問不以為然,并且在課堂中沒有尊重這位提問的學生,讓這位學生在整個課堂中很尷尬,更不用說好好學習了。
(3)材料二中的乙老師是現代教學模式的代表。在她的整個課堂中,她把學生視為了課堂的主體,充分發掘學生的個性特征及潛能,培養學生多種智能的發展。
(4)身為教師,要多培養學生的主體性,而不是壓制。在課程上,主體性教育重視研究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對于如何培養學生的主體性,一般學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建立民主而和諧的師生關系,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②重視培養學生主體參與課堂,讓學生獲得主體參與的體驗,尤其讓學生體驗成功;③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育。乙老師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契合這幾個方面的內容。
11.(1)現代學生觀認為:學生是處于發展中的人,即是教育對象又是主體、獨立的人、完整的人、具有社會意義的人。每個學生都有潛力,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挖掘學生的潛能。
(2)要做到使“邊緣生”不再“邊緣化”,我們應該做到:①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的;②全面看待學生,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③公平、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④尊重熱愛學生;⑤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⑥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
熱點推薦: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章節難易分析 中學《綜合素質》章節習題匯總
小編推薦>>2016年告別盲目備考,233網校教研團隊精心打造高通過率套餐班,全程內部鎖分,保障一次過關!2016年教師資格高效鎖分套餐班如下:
統考VIP班(¥480/套) |
中學統考學科VIP班(¥680/套) |
包含:(初中語文+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包含:兩科(精講班+習題班+真題解析班)
適合:河北、山東、河南等24個統考區 特色:1、為統考教師資格專業打造 2、針對性的講解必考點及重難點 3、歷年真題講解及技巧點撥 4、高含金量內部提分資料 5、90%知識點全面精講+配套習題 協議:簽約通關,不過免費重學 現在報名滿300減50 |
包含:(初中英語+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包含:(初中地理+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包含:(初中生物+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包含:(高中化學+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包含:(初中音樂+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 | |
學習交流平臺:微信jiaoshi_233| QQ群 加入我們,分享學習樂趣!另外,還可掃一掃以下二維碼,下載233網校手機APP,考試報考一手全掌握,迅速了解考試,還能隨時隨地免費做海量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