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機體受到傷害性刺激后發出的一種保護性反應,世界衛生組織將疼痛確定為繼血壓、呼吸、脈搏、體溫之后的“第五大生命體征”。
疼痛可發生在身體各個部位,常見的有頭痛、牙痛、腹痛等。
一、頭痛
1、影響因素
頭痛可以由各種病因引起,如感冒、高血壓、動脈硬化或者眼壓升高等。頭部疼痛常見脹痛、悶痛、撕裂樣痛、電擊樣疼痛、針刺樣痛,部分伴有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
2、藥物治療
對于感冒、血管性頭痛、神經性頭痛、三叉神經痛、外傷后頭痛、五官科疾病的頭痛或部分顱內疾病的頭痛,患者可自行購買非處方藥,按藥師的指導或者說明書的介紹使用。
(1)發熱頭痛
對于有發熱癥狀的頭痛,可以使用非處方藥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處方藥雙氯芬酸鈉緩釋片。
(2)神經痛
對于精神緊張引起的神經性頭痛,可以選用非處方藥谷維素,或者維生素B1。
二、牙痛
牙髓炎可牽扯到頭部神經,引起臉部疼痛、喉部疼痛甚至是頭痛。牙痛可伴隨牙齦紅腫或者面頰腫脹。
1、影響因素
齲齒、牙髓炎、牙周炎、牙齦炎等都能引起牙痛。此外,三叉神經痛、周圍性面神經炎等也可引起牙痛。
2、藥物治療
輕、中度牙痛可選用非處方藥布洛芬、阿司匹林,處方藥可以使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
三、關節痛
關節痛與衰老、肥胖、炎癥、創傷、關節過度使用、代謝障礙及遺傳等因素有關。本病好發于膝、髖、手、足、頸椎及腰椎。具體的癥狀表現包括關節疼痛及壓痛、關節腫大、晨僵、關節摩擦音、關節活動受限等。
1、影響因素
一般是由關節炎、關節外傷或發熱性疾病引起的關節疼痛等導致。
2、藥物治療
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及雙氯芬酸鈉二乙胺乳膠劑,處方藥使用吲哚美辛、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及美洛昔康片等。
注意事項:不管是哪種疼痛,都要在找出確切的病因后,才能選擇對應的鎮痛藥服用。若服用藥物后疼痛依然沒有緩解,建議去醫療機構檢查,咨詢醫生。切忌盲目用藥!
處方藥請在有醫生開具的處方下購買并使用!
相關推薦:
執業藥師考試備考直擊四科得分要點,現購課享2019和2020年新課,即買即學贏在起點!送教材課程講義,階段性學習計劃總結,老師答疑!點擊試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