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體檢時,首先要做的是血常規,而做血常規要經歷兩步煎熬。第一步,空腹抽血,對于暈血的、找不著血管的、扎個針鬼哭狼嚎的人來說,這是大考驗;第二步,看體檢報告,嗯...這些字我都認識。
這是個啥?這又是個啥?數值高了是怎么回事?數字低了又是怎么回事?
白細胞、紅細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血紅蛋白......一項項的數值,到底是在說什么呢?
一、簡介
先簡單解釋下血(xuè)液,它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其中血細胞又分為三類: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紅細胞的作用是搬運氧氣,可以將它近似看成送快遞的;白細胞的作用是抵御外敵,相當于士兵;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相當于醫生。
紅細胞中含有血紅蛋白,能與氧結合;白細胞有五種,分別是中性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嗜堿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主要起防衛作用。
二、紅細胞(Red blood cell,簡稱RBC)
紅細胞是人體內一類武力值較高的“快遞員”,它不僅能送氧氣,還能增強白細胞的吞噬功能(輔助效果杠杠的!),并且對細菌和病毒也有一定的殺傷力。
人體的紅細胞非常小,數量多到你難以想象,所以一般是計算一升的血液里紅細胞的個數。不同性別,不同年齡階段紅細胞的數量也不一樣,新生兒的紅細胞數量遠高于兒童與成年人,嬰兒的紅細胞數比兒童多,男人的紅細胞數比女人多。
看體檢結果時,會附上參考范圍,先看對應的參考范圍,再看自己的檢查結果。比對自己的檢查結果有沒有在參考范圍內,在范圍內即為正常,不在范圍看是多了還是少了。
1、數值偏高
①缺氧、處于高原、劇烈運動、體力勞動;
②骨髓釋放紅細胞速度加快(紅細胞在骨髓內生成);
③慢性肺心病、肺氣腫;
④高山病和腫瘤(腎癌、腎上腺腫瘤);
⑤真性紅細胞增多,為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功能亢進。
⑥一種暫時現象,嚴重嘔吐、腹瀉、排尿過多、休克、多汗或大面積燒傷;是由于大量失水,血漿量減少所造成的。
2、數值偏低
①由營養不良或吸收不良引起的,如慢性胃腸道疾病、酗酒、偏食等;
②藥物、放射線等因素所致的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惡性腫瘤骨轉移等,可抑制正常造血功能;
③先天失血或后天獲得性溶血性貧血、急慢性失血性貧血、出血等;
④繼發性貧血如各種炎癥 、結締組織病、內分泌病等。
三、白細胞(White blood cell,簡稱WBC)
血細胞里沒有顏色、長成球狀、中間有核的就是白細胞了。雖然長成球形,但它可以變形,然后在組織內鉆來鉆去,堪比液體貓;除了變形外,它的另一個技能很牛皮,名為吞噬,碰到不對勁的直接一口吞,吞完以后利用細胞內的酶,溶解吞噬的物質,堪稱“一口沒”。
新生兒、兒童和成人的白細胞個數不一樣,它的單位是10的9次方每升,也就是說每升血液中有幾十億個白細胞。
檢查結果同樣對比參考范圍,在范圍內是正常的,不在范圍內為異常。
1、數值偏高
①月經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婦女和劇烈運動、興奮激動、飲酒、餐后等;
②細菌感染、嚴重組織損傷或壞死、白血病、惡性腫瘤、尿毒癥;
③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以及有機磷農藥中毒、催眠藥中毒等。
2、數值偏低
①流行性感冒、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
②應用磺胺藥、解熱鎮痛藥、部分抗生素、抗甲狀腺制劑和抗腫瘤藥;
③革蘭陰性菌感染(傷寒、副傷寒)、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病毒感染(風疹、肝炎)和寄生蟲感染(瘧疾);
④放射線、化學品的影響。
四、血小板(platelet,簡稱PLT)
血小板的作用好像不是很大,但缺了它,你連血都止不住。血友病知道吧?就是那種割一個小傷口,能嘩嘩流血無法停止的病,嚴重的血友病甚至不需要傷口,自行出血。
除了止血,血小板還負責給毛細血管提供營養與支持。
血小板參考值就一個,單位和白細胞一樣,也是10的9次方每升。
1、數值偏高
①急性失血性貧血,脾摘除術后、骨折出血后;
②血小板增多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③多發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病、類白血病反應;
④霍奇金病、惡性腫瘤早期、潰瘍性結腸炎。
2、數值偏低
①骨髓造血功能障礙、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骨髓轉移瘤、多發性骨髓瘤等;
②巨大血管瘤、全身性紅斑狼瘡、惡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
③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肝硬化、脾功能亢進、體外循環;
④脾腫大、各種原因引起的血液稀釋;
⑤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壞血病、阻塞性黃疸、過敏性紫癜等;
⑥某些感染如傷寒、黑熱病、麻疹、出血熱多尿期前、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和敗血癥;
⑦藥物中毒或過敏。
推薦:
藥師學習太費腦?聽業內大咖、美貌與才華并重的姜雅老師講考點和答題技巧!帶你讀薄教材,舉一反三,做題才能更有效率!點擊馬上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