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提示之四〕
【問題】
1、請問書中例13在計算每日變動儲存費時,計算的是1000件的儲存費,但是既然是批進批出,每日按1000件計算儲存費是否有些不妥?
2、批進批出下的保本儲存天數與批進零出下的保本儲存天數怎么會一樣呢?
3、請問例14在計算實際儲存天數時為什么公式中要+1 ?
【答復】
(1)教材完全正確,注意:批進批出的含義是,批量購進批量售出,本題中,在沒售出之前,存貨量一直是1000件;
(2)因為“每日變動儲存費”與庫存數量的逐漸減少無關。
(3)您可以這樣理解,本題中,第1天售出的存貨的實際儲存天數為1天,第2天售出的存貨的實際儲存天數為2天,……第167天售出的存貨的實際儲存天數為167天,并且存貨是均勻減少的;結合數學理論可知,平均存儲天數應該是:(1+167)÷2
〔教師提示之三〕
【問題】教材345頁的例11題,在不考慮折扣下算出的存貨相關成本81200,為什么會加入進貨成本呢?它不是基本模式嗎?不應有進貨成本嗎?
【答復】 應該這樣理解并記憶,只要不同的方案之間的進價成本不等,則在計算存貨的相關總成本時,就應該考慮進價成本,因為此時進價成本是相關成本。在教材345頁的例題11中,已經不符合基本模式的條件了。
〔教師提示之二〕
【問題】為什么當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大于短期借款利息率時,就說應選擇折扣期付款合適?請用通俗的話解說一下放棄現金折扣的機會成本是什么意思?
【解答】1. 放棄現金折扣意味著企業把原本能夠少支出的現金沒有選擇少支出,而是挪作他用,相當于借了一筆款項,計算的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便相當于“這筆借款”的“利息”,如果這個“利息”大于短期借款利息率,那么企業就會選擇短期借款,即應選擇折扣期付款。
2. 對于放棄現金折扣的機會成本,可以這樣理解:如果企業放棄現金折扣,即選擇到期滿額付款,則企業把原本能夠少支出的現金現在企業可以挪作他用,相當于借了一筆款項,放棄現金折扣的機會成本即為“這筆借款”的“利息”,機會成本越大,則說明“這筆借款”的“利息”越高,當它大于短期借款利息率時,企業應選擇折扣期付款。
〔教師提示之一〕
【問題】教材331頁例7中
應收賬款平均收賬天數=60% × 10+15% x×20+(1-60%-15%)x×60=24(天)
其中(1-60%-15%) ×60 如何理解,請予解答,是否有“應收賬款平均收賬天數”的計算公式?謝謝。
【解答】(1)因為有60%的顧客會利用2%的折扣,即將在10天內付款;15%的顧客會利用1%的折扣,即將在20天內付款;那么剩下的(1-60%-15%)的顧客將會放棄現金折扣,即將選擇在60天付款,所以應收賬款平均收賬天數=60%×10+15%×20+(1-60%-15%)×60=24(天)。
(2)應收賬款平均收賬天數=(付款時間×付款比例)然后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