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優先股的權利
(1)優先分配股利權
(2)優先分配剩余資產權
(3)部分管理權
優先股股東只具有部分管理權,也就是其管理權受限制。
4.優先股籌資的優缺點
優點:
(1)沒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償還本金;
(2)股利支付既固定,又具有一定的彈性;
負債利息固定,而且必須償還;對于非累積優先股,其股利雖然固定,但是在當年可供分配的利潤不足以分配股利時,可以不發放股利。普通股股利完全具有彈性。
(3)有利于增強公司信譽。
缺點:
(1)籌資成本高;
(2)籌資限制多;
(3)財務負擔重。
例題:相對于普通股股東而言優先股股東可以優先行使的權利有( )。
A.優先認股權
B.優先管理權
C.優先分配股利
D.優先分配剩余財產
答案:CD
三、發行認股權證
(一)認股權證的含義與特點
認股權證是由股份公司發行的,能夠按特定的價格,在特定的時間內購買一定數量該公司股票的選擇權憑證。
認股權證的特點:
(1)認股權證作為一種特殊的籌資手段,對于公司發行新債券或優先股股票具有促銷作用。
(2)持有人在認股之前,既不擁有債權也不擁有股權,只擁有股票認購權。
(3)用認股權證購買普通股票,其價格一般低于市價。
(二)認股權證的種類
1.按允許購買的期限長短,分為長期認股權證與短期認股權證。
2.按認股權證的發行方式不同,分為單獨發行認股權證與附帶發行認股權證。
(三)認股權證的基本要素
(1)認購數量;
(2)認購價格;
(3)認購期限;
(4)贖回條款。
(四)認股權證的價值
認股權證有理論價值與實際價值之分。其理論價值可用下式計算:
1.理論價值計算公式
認股權證理論價值=(普通股市場價格-普通股認購價格)×認股權證換股比率
參考教材P95 例3-4
2.影響認股權證理論價值的主要因素有:
(1)換股比率;(同向)
(2)普通股市價;(同向)
(3)執行價格;(反向)
(4)剩余有效期間;(同向)
例題:認股權證剩余有效期間越長,則表明風險越大,所以認股權證的理論價值越小。
答案:×
3.認股權證的實際價值
實際價值是認股權證在證券市場上的市場價格或售價。
認股權證的實際價值大于理論價值的部分稱為超理論價值的溢價。
(五)認股權證的作用
1.為公司籌集額外現金。
2.促進其他籌資方式的運用。
第三節 負債資金的籌集
一、銀行借款
(一)與借款有關的信用條件
1.信貸額度
信貸限額是銀行對借款人規定的無擔保貸款的最高額。
一般講,企業在批準的信貸限額內,可隨時使用銀行借款。但是,銀行并不承擔必須提供全部信貸限額的法律責任。當企業出現財務狀況惡化的狀況時可以拒絕繼續提供貸款。
2.周轉信貸協定
周轉信貸協定是銀行具有法律義務地承諾提供不超過某一最高限額的貸款協定。在協定的有效期內,只要企業的借款總額未超過最高限額,銀行必須滿足企業任何時候提出的借款要求。企業享用周轉信貸協定,通常要對貸款限額的未使用部分付給銀行一筆承諾費。
參照教材P99例3-5
例題:某企業取得銀行為期一年的周轉信貸額100萬元,借款企業年度內使用了60萬元,平均使用期只有6個月,借款利率為12%,年承諾費率為0.5%,要求計算年終借款企業需要支付的利息和承諾費總計是多少。
需支付的利息:60×12%×6÷12 =3.6(萬元)
需支付的承諾費=(100-60)×0.5%+60×0.5%×6/12=0.35(萬元)
總計支付額=3.95(萬元)
3.補償性余額
補償性余額是銀行要求借款人在銀行中保持按貸款限額或實際借用額一定百分比(一般為10%至20%)計算的最低存款余額。
請參考教材P100例3-6
4.借款抵押
銀行向財務風險較大的企業或對其信譽不甚把握的企業發放貸款,有時需要有抵押品擔保,以減少自己蒙受損失的風險。
抵押貸款的利率要高于非抵押貸款的利率,原因在于銀行將抵押貸款視為風險貸款,借款企業的信譽不是很好,所以需要收取較高的利息;而銀行一般愿意為信譽較好的企業提供貸款,且利率相對會較低。
5.償還條件
貸款的償還有到期一次償還和在貸款期內定期(每月、季)等額償還兩種方式。
一般來說企業不希望采用分期等額償還方式借款,而是愿意在貸款到期日一次償還,因為分期償還會加大貸款的實際利率。但是銀行不希望采用到期一次償還方式,因為到期一次償還借款本金會增加企業的財務負擔,加大企業拒付風險,同時會降低借款的實際利率。
6.以實際交易為貸款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