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投資:2003年大致會在以下兩個方面選題:
1.債券投資:包括債券價值的計算和債券投資收益率的計算。無論是債券價值的計算還是債券投資收益率的計算都涉及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債券按期付息到期還本。此種情況下債券價值是從持有至到期每期所得利息的現值和到期收回本金的現值之和。債券投資收益率的計算則先要采用逐次測試逼進法,然后結合括值法求得。
第二,債券到期一次還本付息不計復利。此種情況下債券價值是到期所得本利和的復利現值。債券投資收益率的計算則要采用先計算復現值系數,再結合插值法求得。
第三,債券折現發行。此種情況下債券的價值就是其面值的現值。其投資收益率的計算與第二種情況相同。
2.股票投資:重點掌握非固定成長的股票價值及投資收益率的計算。在股利非固定成長的情況下,股票的價值是持有期間所獲股利的現值與預計股票售價的現值之和。其投資收益率的計算也要采用逐次測試逼進法結合括值法求得。但要注意的是,在計算股票預期售價時所用的折現率應是未知的投資收益率。
營運資金:每年必出考題,其考點主要有:
1.信用政策的確定。考生主要應掌握應收賬款機會成本的計算。其公式如下:
應收賬款機會成本=維持賒銷業務所需資金×資金成本率;
維持賒銷業務所需資金=應收賬款平均余額×變動成本率;
應收賬款平均余額=平均每日賒銷額×平均收賬天數。
2.存貨管理:其中又有以下四個要點:
第一,實行數量折扣的經濟進貨批量模式。在供貸方提供數量折扣的情況下,因單價不確定,因此進價成本就成了與進貨批量相關的成本。為此在確定經濟進貨批量時,應先按照經濟進貨批量的基本模式求出經濟進貨批量及相應的相關總成本,然后按照供貨方提供折扣的臨界批量分別計算各臨界批量下的相關總成本,最后比較不同批量下的相關成本,相關成本最低價對應的進貨批量就是經濟進貨批量。
第二,允許缺貨時的經濟進貨模式。考生要掌握允許缺貨時的經濟進貨批量和平均缺貨量兩個公式。
第三,批進批出和批進零出情況下存貨儲存期的控制。批進批出的情況只要掌握下面公式即可做題:利潤=毛利-固定儲存費-銷售稅金及附加-每日變動儲存費×儲存天數。在批進零出的情況下,應先銨上式計算存貨的平均保本儲存天數,然后按下式計算存貨平均實際儲存天數:存貨平均實際儲存天數=1/2×(購進批量/日均銷量十1)=1/2×(實際零散售完天數十1),最后再用存貨的每日變動儲存費乘以平均保存儲存天數與平均實際儲存天數的差求得預計獲利或虧損額。
收益分配:其考點主要是股利政策與股票股利。股利政策方面,考生主要應掌握股利支付率的公式。股票股利方面,考生則要掌握其對所有者權益各項目的影響以及攤薄后的股票價格和攤薄后的每股收益如何計算。這部分內容易與資金需要量的預測、資金成本或項目投資結合在一起出綜合題。
財務預算:2003年大致會在以下幾個方面選題:
1.彈性成本預算的編制。其有公式法和列表法。其中公式法是在成本習性分析的基礎上。將成本分解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來編制彈性成本預算的方法;列表法是指通過列表的方式,在相關范圍內每隔一定業務量間隔計算相關數值預算,來編制彈性成本預算的方法。
2.現金預算的編制。現金預算包括期初現金余額、經營現金收入、經營現金支出、資本性現金支出、現金親缺、資金籌措及運用、期末現金余額。其中期初現金余額和經營現金收入構成了當期可用現金,經營性現金支出和資本性現金支出構成了當期現金支出,當期可用現金減去當期現金支出構成了現金余缺,現金余缺與資金籌措及運用的代數和構成了期末現金余額。
3.預計資產負債表。考生主要應掌握預計資產負債表各項目與業務預算及特種決策預算的關系。其中較重要的有:
預計應收賬款=期初應收賬款十預計銷售收入-預計現銷收入-回收前期應收賬款;
預計材料存貨=期初材料存貨十預計材料采購成本總額-預計材科耗用總額;
預計應付賬款=期初應付賬款十預計材料采購成本總額-預計現購材料成本-償付前期采購材料款;
預計留存收益=期初留存收益十預計凈利潤-預計現金股利。
財務控制:其考點主要是投資中心的考核指標。考生要掌握投資中心的考核指標有兩個,投資利潤率和剩余收益。投資利潤率是利潤與投資額的比率,其中的投資額是指投資中心的總資產扣除負債后的余額,即投資中心的凈資產,該指標主要說明投資中心運用公司產權供應的每一元資產對整體利潤貢獻的大小。與投資利潤率相聯系,為了考核投資中心總資產的運用情況,也可以計算投資中心的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率,它是投資中心的息稅前利潤除以總資產占用額。無論是投資利潤率還是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率都屬于相對量指標,其優點是可用于不同規模的投資中心的考核,缺點是會使投資中心的目標與企業的整體目標發生背離。剩余收益是利潤與投資額和最低投資報酬率乘積的差。剩余收益的另外一種計算方法是用息稅前利潤減去總資產占用額與規定或預期息稅前利潤率的乘積。剩余收益是個絕對量指標,其優點是可以使投資中心的目標與企業的整體利益一致,缺點是不利于不同規模投資中心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