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融市場
(1)金融市場的含義、功能和要素
金融市場是指資金供應者和資金需求者雙方通過金融工具進行交易的場所。
金融市場的功能包括:
①轉化儲蓄與投資;
②改善社會經濟福利;
③提供多種金融工具并加速流動,使中短期資金凝結為長期資金;
④提高金融體系競爭性和效率;
⑤引導資金流向。
金融市場的要素主要有:市場主體、金融工具、交易價格和組織形式。
金融市場按組織方式不同可分為兩部分:
一是有組織的,集中的場內交易市場,即證券交易所;
二是非組織化的,分散的場外交易市場,它是證券交易所的必要補充。
對于第一部分的分類則進一步分為:

(四)利率
1.利率的類型
利率也稱利息率,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從資金的借貸關系看,利率是一定時期運用資金資源的交易價格。
利率按照不同的標準可分為不同的種類。
2.利率的一般計算公式
利率通常由純利率、通貨膨脹補償率和風險收益率三部分構成。利率的一般計算公式可表示如下:
利率=純利率+通貨膨脹補償率+風險報酬率
其中風險報酬率包括違約風險收益率、流動性風險收益率和期限風險收益率。
第三節 財務管理的目標
一、財務管理目標的含義
財務管理目標是在特定的理財環境中,通過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要達到的目的。有關財務管理目標的代表性觀點主要有三種:
(一)利潤最大化
理由:
①剩余產品的多少可以用利潤指標來衡量;
②自由競爭的資本市場中,資本的使用權最終屬于獲利最多的企業;
③只有每個企業都最大限度獲利,整個社會的財富才能實現最大化。
缺點:
①沒有考慮時間價值
②沒有反映創造的利潤與投入資本之間的關系
③沒有考慮風險因素
④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可能導致企業短期行為
(二)資本利潤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潤最大化
優點:把企業實現的利潤額同投入的資本或股本數進行對比,能夠說明企業的盈利
水平,可以在不同資本規模的企業或同一企業不同期間之間進行比較,揭示
其盈利水平的差異。
缺點:但該指標仍然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因素,也不能避免企業的短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