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資金時間價值與證券評價
本章是財務管理的計算基礎,通過本章學習要求掌握復利現值和終值的含義與計算方法;掌握年金現值、終值的含義與計算方法;掌握利率的計算、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換算;掌握股票收益率的計算、普通股的評價模型;掌握債券收益率的計算、債券的估價模型;熟悉現值系數、終值系數在計算資金時間價值中的運用;熟悉股票和股票價格;熟悉債券的含義和基本要素。
從考試來說本章除了可以單獨考查計算題外,更多的是作為后面相關章節的計算基礎。本章主觀題的出題點主要集中在證券估價、證券收益率的確定,另外需要注意時間價值的基本計算與項目投資評價相綜合的地方。客觀題的出題點:一是資金時間價值的含義、量的規定性、資金時間價值系數間的關系以及資金時間價值公式運用;二是證券價值、收益率的影響因素、證券價值的影響因素。
第一節 資金時間價值
本節重點:
一、時間價值的含義與衡量
二、年金的含義與種類
三、終值與現值的計算
四、系數間的關系
五、資金時間價值計算的靈活運用
一、時間價值的含義與衡量
資金時間價值是指一定量資金在不同時點上的價值量差額,通常使用沒有風險沒有通貨膨脹情況下的社會平均利潤率衡量。
例1.下列可以表示資金時間價值的利息率是( )。
A.銀行同期貸款利率
B.銀行同期存款利率
C.沒有風險和沒有通貨膨脹條件下社會平均資金利潤率
D.加權資本成本率
答案:C
解析:本題考點是資金時間價值的量的規定性。資金時間價值是沒有風險和沒有通貨膨脹條件下的社會平均利潤率。
例2.國庫券是一種幾乎沒有風險的有價證券,其利率可以代表資金時間價值。( )
答案:×
解析:國庫券利率中包含了通貨膨脹補償率,如果通貨膨脹很低時,它可以代表資金時間價值。
例3.在通貨膨脹率很低的情況下,公司債券的利率可視同為資金時間價值。( )
答案:×
解析:資金時間價值是指沒有風險沒有通貨膨脹的社會平均利潤率。通貨膨脹率很低的情況下的,公司債券的利率中還包含著風險收益率。
二、年金的含義與種類
[例]下列各項中,屬于普通年金形式的項目有( )。
A.零存整取儲蓄存款的整取額
B.定期定額支付的養老金
C.年資本回收額
D.償債基金
[答案]BCD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普通年金的概念。年金是指一定時期內每次等額收付的系列款項。這一概念的關鍵點是:定期、等額、系列。選項A零存整取儲蓄存款的整取額明顯不符合這三個關鍵點。其他三個選項均符合年金定義。
三、終值與現值的計算
項目 |
基本公式 |
其他運用 |
一次性款項終值 |
單利終值=現值×(1+n×i) |
求期數、利率 |
一次性款項現值 |
單利現值=終值/(1+n×i) |
求期數、利率 |
普通年金終值 |
終值=年金額×普通年金終值系數 |
求年金額、期數、利率 |
普通年金現值 |
現值=年金額×普通年金現值系數 |
求年金額、期數、利率 |
預付(即付)年金終值 |
終值=年金額×預付年金終值系數(普通年金終值系數期數加1系數減1) |
求年金額、支付期數、利率 |
預付(即付)年金現值 |
現值=年金額×預付年金現值系數(普通年金現值系數期數減1系數加1) |
求年金額、支付期數、利率 |
遞延年金現值 |
(1)P0=A×(P/A,i,n)×(P/F, i,m) |
求年金額、利率 |
永續年金 |
現值=年金額/折現率 |
求利率:i=A/P; |
[例題1]甲某擬存入一筆資金以備三年后使用。假定銀行三年期存款年利率為5%,甲某三年后需用的資金總額為34500元,則在單利計息情況下,則下列不屬于目前需存入的資金數額的為( )元。
A.30000
B.29803.04
C.32857.14
D.31500
答案:BCD
解析:本題的考點是一次性款項單利現值的計算。
F=P+P×i×n
34500=P×(1+5%×3)
P=34500/(1+3×5%)=30000(元)
例題2.在下列各項中,無法計算出確切結果的是( )。
A.后付年金終值
B.即付年金終值
C.遞延年金終值
D.永續年金終值
答案:D
解析:永續年金持續期無限,沒有終止時間,因此沒有終值。
例3.某單位擬建立一項基金,從今年初開始,每年年初存入銀行100000元,若年利率為8%,5年后該項基金的本利和為( )元。
A.633600
B.533600
C.550610
D.450610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已知年金和折現率求即付年金終值的問題。即付年金終值=100000×(F/A,8%,5)×(1+8%),或=100000×[(F/A,8%,6)-1]≈633600。
[例4]某項年金,前3年無現金流入,后5年每年年初流入500萬元,若年利率為10%,其現值為多少?(答案保留兩位小數)
答案:后5年指的是第4年到第8年,第4年初即第3年末,年金的開始時點為第3年末,所以遞延期為2年。
方法1:先求出7期的年金現值,再扣除遞延期2期的年金現值。
P=500×(P/A,10%,7)-500×(P/A,10%,2)=1566.45(萬元)
方法2:兩次折現,先求出遞延期末的現值,然后再將此現值調整到第一期期初。
P=500×(P/A,10%,5)×(P/F,10%,2)=1566.36(萬元)
方法3:先求出遞延年金的終值,再將其折算為現值。
P=500×(F/A,10%,5)×(P/F,10%,7)=1566.57(萬元)
說明:從考試的角度看,掌握前兩種方法即可。
三種方法所得結果的差異是由于系數四舍五入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