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證券市場理論
本節的重點:風險與收益的一般關系、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一、風險與收益的一般關系
關系公式 |
影響必要收益率的兩個要素 |
影響因素 |
必要收益率 |
無風險收益率(Rf) |
純利率與通貨膨脹補貼率之和,通常用短期國債的收益率來近似的替代。 |
風險收益率=風險價值系數×標準離差率=b×V |
所承擔風險的大小以及投資者對風險的偏好程度; |
例1:人們在進行財務決策時,之所以選擇低風險的方案,是因為低風險會帶來高收益,而高風險的方案則往往收益偏低。( )
答案:×
【解析】高收益往往伴有高風險,低收益方案其風險程度往往也較低,究竟選擇何種方案,不僅要權衡收益與風險,而且還要視決策者對風險的態度而定。
例2:某種股票的期望收益率為10%,其標準離差為0.04,風險價值系數為30%,則該股票的風險收益率為( )。(2005年單項選擇題)
A.40%
B.12%
C.6%
D.3%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標準離差率與風險收益率的關系及計算。
標準離差率=標準離差/期望值=0.04/10%=0.4
風險收益率=風險價值系數×標準離差率=30%×0.4=12%
例3:某企業投資一個新項目,經測算其標準離差率為48%,如果該企業以前投資相似項目的投資人要求的必要報酬率為16%,標準離差率為50%,無風險報酬率為6%并一直保持不變,則該企業投資這一新項目的投資人要求的必要報酬率為( )。
A.15.6%
B.15.9%
C.16.5%
D.22.0%
答案:A
解析:
對于類似項目來說:
16%=6%+b×50%
所以,b=0.2
所以新項目的必要收益率=6%+0.2×4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