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債務籌資的稅務管理:
關注:借款計息方式的稅收籌劃:教材例題四種計息方式要做會,解題思路要掌握好。
教材位置:教材227頁例題【例7-2】
掌握要點:稅前利潤=EBIT-I 當年應交所得稅=稅前利潤×25%
2、企業投資稅務管理
關注:投資設立形式(分公司與子公司)的稅收籌劃。
教材位置:教材232頁【例7-6】
掌握要點:分支機構是否具有法人資格決定了企業所得稅的繳納方式。如果具有法人資格,則獨立申報企業所得稅,如果不具有法人資格,則需由總機構匯總計算并繳納企業所得稅。根據企業分支機構可能存在的盈虧不均、稅率差別等因素來決定分支機構的設立,將合理、合法地降低稅收成本。
3、企業營運稅務管理
關注:銷售過程稅收籌劃
教材位置:教材239頁【例7-12】
掌握要點:注意教材的幾個主要知識點:
根據稅法規定,贈送行為視同銷售,應計算銷項稅額,繳納增值稅。
贈送行為,按照個人所得稅制度的規定,企業還應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規定,為其他單位和部門的有關人員發放現金、實物等應按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支付單位代扣代繳。
贈送商品成本不允許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同時代顧客交納的個人所得稅款也不允許稅前扣除。
需要計算以下項目:
(1)應納增值稅稅額
(2)應代顧客繳納個人所得稅
(3)企業利潤總額
注意:贈送商品成本、贈送現金、應代顧客繳納個人所得稅應作為成本扣除。
(4)應納所得稅額
注意:贈送商品成本、贈送現金、應代顧客繳納個人所得稅不允許稅前扣除。
(5)稅后利潤(稅后利潤大的,作為最優方案)
4、企業收益分配稅務管理
關注:虧損彌補的稅務管理
教材位置:教材243頁【例7-17】
掌握要點: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準予向以后年度結轉,用以后年度所得彌補,但彌補虧損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五年內不論是盈利還是虧損,都作為實際彌補年限計算。
稅法關于虧損彌補的規定為納稅人進行稅收籌劃提供了空間,納稅人可以充分利用虧損結轉的規定,盡可能早地彌補虧損,獲得稅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