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三:應收賬款管理
一、應收賬款的功能與成本
二、應收賬款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標準、信用條件【包含信用期間和折扣條件】。
(一)信用標準
1.信用標準含義與確定信用標準的關鍵因素
2.信用標準確定的過程及方法
(1)信息來源
(2)信用評價方法
信用評價取決于可以獲得的信息類型、信用評價的成本與收益。
①5C信用評價系統
②信用的定量分析
(二)信用條件
1.信用條件的含義與構成
(1)信用條件含義
銷貨企業要求賒購客戶支付貨款的條件【即企業接受客戶信用訂單時所提出的付款要求】
(2)信用條件主要包括
①信用期限
②折扣期限及現金折扣
③信用條件的基本表現方式
2.信用條件各因素對決策的影響
(1)信用期限對企業的影響
延長信用期,會使銷售額增加,產生有利影響;與此同時,應收賬款、收賬費用和壞賬損失增加,會產生不利影響。當前者大于后者,可以延長信用期,否則不宜延長。如果縮短信用期,情況與此相反。
(2)現金折扣和折扣期限
現金折扣是企業對顧客在商品價格上的扣減,企業決定是否提供以及提供多大程度的現金折扣,著重考慮的是提供折扣后所得的收益是否大于現金折扣的成本。
3.信用條件決策考慮因素
(三)信用條件決策計算(大家死套下面公式就能夠解決全部計算問題)
1.信用成本前收益(延長信用期限的收益)
收益的增加=銷售量的增加×單位邊際貢獻
=銷售量的增加×(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因為利潤=收入-成本,增量利潤只受增量收入和增量成本影響,而增量收入=銷售量的增加×單價。增量成本不受固定成本影響,只受到變動成本增量的影響。
2.信用成本(延長信用期限的成本)
(1)綜合機會成本
應收賬款的機會成本
應收賬款機會成本
=維持賒銷業務所需要的資金×資金成本率
=應收賬款占用資金×資本成本率
資金成本率一般可按有價證券利息率或者等風險投資的最低報酬率計算。
維持賒銷業務所需要的資金
=應收賬款平均余額×變動成本/銷售收入
=應收賬款平均余額×變動成本率
三、應收賬款的監控
1.應收賬款的監控對象
監控對象:每一筆應收賬款和應收賬款總額
2.應收賬款的監控方法
(1)監控方法對比
四、應收賬款日常管理
1.調查客戶信用
2.評估客戶信用
3.收賬的日常管理
(1)收賬方法:
通常企業可以采取寄發賬單、電話催收、派人上門催收、法律訴訟等方式進行催收應收賬款
(2)收賬方法選擇
制定收賬政策,要在收賬費用和所減少壞賬損失之間做出權衡。
4.應收賬款管理
相關推薦:
2013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財務管理》預習計劃
2013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財務管理》知識點預習匯總
編輯推薦:2013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輔導全面招生!高清視頻輔導課程,講師在線輔導!48小時免費試聽,欲速報名!點擊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