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會計計量
一、會計計量屬性及其構成
企業在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賬并列報于財務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計量,確定其金額。
會計計量屬性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
(一)歷史成本
新準則下,歷史成本不再是占有統治地位的計量屬性。
(二)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三)可變現凈值
在可變現凈值計量下,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計量。
※可變現凈值在存貨計量時使用,學習存貨時重點掌握。
(四)現值
在現值計量下,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量。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量。
現值一般用于長期資產的計量,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計價的投資性房地產,在期末計價是需要考慮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五)公允價值
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
比如投資性房地產、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準備持有至到期的金融資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都涉及到公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