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財務報告目標
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包括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
1.2會計基本假設
1.會計主體假設
?。?)會計主體的概念及界定
①會計主體是指會計的服務反映對象。
②一般來說,只要是獨立核算的經濟組織都可成為會計主體。
(2)會計主體與法人的區別
是法人的一定是會計主體,是會計主體的不一定是法人。
比如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企業集團、企業獨立核算的車間均是會計主體而非法人。
?。?)會計主體假設的內涵
簡言之,就是會計應當僅為特定的會計主體服務。
(4)會計主體假設的目的
為會計核算的開展提供了空間界定
持續經營假設
?。?)持續經營假設的內涵
假設企業在可預見的(北京安通學校提供)未來不會破產被清算。即假設企業的經營活動處于一個正常運行狀態。
?。?)持續經營假設的目的
為會計核算的開展提供了正常的業務背景
?。?)例外情況
當有確鑿證據證明企業已經不能再持續經營下去的,應改用破產清算會計進行處理。
會計分期假設
?。?)會計分期假設內涵
將企業的資金運動人為地分割為若干期,并分期提供會計信息。
?。?)具體劃分方法
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3)會計分期假設的目的
分段提供會計信息
貨幣計量單位假設
?。?)貨幣計量單位假設的內涵
?、贂媰H反映貨幣信息 ②幣值穩定假設
?。?)貨幣計量單位假設的目的
為會計核算提供了核算手段。
?。?)例外情況
當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時,該假設不成立,應改用物價變動會計或通貨膨脹會計。
1.3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可靠性原則
相關性原則
有用性原則---針對會計信息使用者而言。這里需特別注意的是會計信息的服務方向要不偏不倚。
可理解性原則
可比性原則
?。?)可比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具有可比性;
?。?)實現措施
為了貫徹可比性原則,應采用國家統一規定的方法去進行會計處理;
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1)實質----經濟實質;形式----法律形式;
?。?)在進行會計處理時,應當以經濟實質為準,而不受法律形式的制約;
(3)實務中的應用案例
?、俸喜蟊淼木幹?; ②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
6.重要性原則
?。?)對于會計業務的處理要抓住重點。
?。?)重要程度的判斷
只要具備下列中的一條即可認定為重要事項。
?、俳痤~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應界定為重要信息; ②指標本質上屬于重要信息,比如凈利潤。
(3)實務中的應用案例
合并報表中的抵銷內容的選擇就體現了重要性原則。
7.謹慎性原則
?。?)謹慎性原則要求企業對交易或事(北京安 通學校提供)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保持應用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2)實務中的應用案例
①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 ②加速折舊法 ③或有事項的處理
8.及時性原則
1.4會計要素及其確認
1.會計要素的概念及分類
會計對象是指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而會計要素則是會計對象的基本分類 , 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這六大會計要素可以劃分為反映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和反映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兩大類。反映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反映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包括收入、費用和利潤。
2。六要素的概念及確認條件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資產
?、倥c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谠撡Y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北京安通學校提供)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F時義務是指企業在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義務。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義務,不屬于現時義務,不應當確認為負債。
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負債
?、倥c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②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
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
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顒铀纬傻?、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5)費用是指企業在日?;顒又邪l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P>
3.會計平衡公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2)收入-費用+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利潤
4.會計確認
(1)概念
會計確認是指將某一項目,作為資產、負債、收入、費用等正式地記錄并列入會計主體資產負債表或利潤表的過程。
?。?)確認條件
?、僭擁椖堪慕洕婧芸赡芰魅牖蛄鞒銎髽I。這里的很可能是指發生的可能性超過50%的概率。
?、谂c該項目有關的經濟利益能夠可靠地計量。
1.5會計計量
1.概念
會計計量是指根據一定的計量標準和計量方法,記錄并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中確認和列示會計要素而確定其金額的過程。
2。會計計量屬性
?。?)歷史成本
在歷史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負債按照因承擔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北京安 通學校提供)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顒又袨閮斶€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2)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可變現凈值
在可變現凈值計量下,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計量。
(4)現值
在現值計量下,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量。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量。
?。?)公允價值
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
3。會計計量屬性應用原則
?。?)一般情況下,應當采用歷史成本計量屬性;
(2)在特殊情況下,可以采用其他計量屬性作為補充,如公允價值、現值、重置成本或可變現凈值等,但此類計量屬性有一定的估計特征,應保證其估計的可靠性、合理性。
1.6財務會計報告
1.財務會計報告概念
財務會計報告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文件。
2。財務報告的組成
?。?)資產負債表;(2)利潤表;(3)現金流量表;(4)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變動表;(5)附注。
【歷年考題評析】
年份 |
題型 |
題數 |
分數 |
考點 |
2005年 |
判斷 |
1 |
1 |
謹慎性原則的應用 |
合計 |
1 |
1 |
||
2006年 |
多選 |
1 |
2 |
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應用 |
合計 |
1 |
2 |
||
2007年 |
無題目設計 |
一、單項選擇題
下列各項,體現實質重于形式會計原則的有( )。(2006年)
A.商品售后租回不確認商品銷售收入 B.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視同自有固定資產
C.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D.材料按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
【答案】AB
二、判斷題
企業為減少本年度虧損而調減應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金額,體現了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 )(2005年)
【答案】×
【解析】這是典型的會計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