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地產經濟基本理論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區位理論、供求理論、地租地價理論和城市化理論等知識,以及把握房地產經濟基本規律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區位理論
區位的含義、特征和種類,房地產區位的含義,區位對房地產的重要性,房地產的主要區位因素,主要的區位理論及其主要內容;農業區位理論、工業區位理論和中心地理論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前提和主要內容;同心圓理論、扇形理論、多核心理論和中心商務區土地利用模式的主要內容及其在房地產開發經營上的意義。
(二)供求理論
房地產需求和房地產市場需求的含義,需求與需要的異同,決定房地產需求量的因素及其對房地產需求量的影響,房地產需求曲線的特點及其發生位移的情形;房地產供給和房地產市場供給的含義,決定房地產供給量的因素及其對房地產供給量的影響,房地產供給曲線的特點及其發生位移的情形;房地產均衡價格的概念及其形成原理,房地產供求與價格關系的特殊性。
(三)地租地價理論
地租的概念,地租的本質,地價的概念,我國地價的內涵;勞役地租、實物地租和貨幣地租等地租形式;級差地租、絕對地租和壟斷地租的概念;地價的本質,地租與地價之間的數量關系。
(四)城市化理論
城市的概念,城市與鄉村的區別,城市的分類,城市的產生,城市發展演變的階段;城市化的概念及其表現,城市化進程的階段劃分,城市化的度量,城市化引起的變化,城市化與社會經濟發展;郊區化的概念,發達國家的郊區化現象,我國的郊區化現象;逆城市化現象及其出現的原因。
二、房地產征收征用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房地產征收征用的前提條件、權限、程序、補償和安置等知識,以及開展房地產征收征用相關工作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房地產征收征用概述
房地產征收的概念,集體土地征收的含義,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房地產征收的含義,房地產征收的限制條件;征用的概念、限制條健和特征;征收與征用的異同。
(二)房地產征收的前提條件
公共利益的界定,公共利益的特點。
(三)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集體土地征收的程序、審批;征地補償的特點,征地補償費用的構成,征地補償費用標準,被征地農民的安置,征地補償和安置的步驟。
(四)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管理體制、程序;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補償對象、補償構成、補償方式;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