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需求心理定價法
消費者要發生購買行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消費意愿和購買能力。因此,消費者往往具有價格意識或價格心理。根據這種在不同需求層次的價格心理制定商品價格,使之成為消費者可接受的價格,就是需求心理定價法。
消費者的價格心理主要有:物美價廉必理、習慣價格心理、按價論質心理、價格風險心理、價格預期心理等。針對這些不同心理,企業的主要定價方法有非整數/整數定價法、習慣定價、聲望定價、招徠定價等方法。注意掌握各種定價方法所針對的消費者的心理各是什么。比如,聲望定價主要針對消費者“便宜沒好貨”的按價論質心理。
例:某企業將某品牌洗滌用品定價為9.8元,這種方法是迎合了消費者的( )
A.習慣價格心理 B. 物美價廉心理C.按質論價心理D.價格預期心理
4.需求差別定價
指根據買賣中的貿易對象、成交數量、交易時間、付款條件、取貨地點等不同,而給予買方不同的價格優惠。其優惠形式主要有折扣、津貼或免費等。
主要需掌握貿易對象差別價格、交易數量差別價格、購買時間差別價格各自的主要形式、依據和目的。P88-89
五、競爭導向定價法
1.隨行就市定價法:即企業在競爭中力求把自己的產品價格保持在同行業平均價格水平上,依據競爭者的價格來定價。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有:有利于與同行和平共處;在需求彈性難以衡量的商品市場上,通行價格被認為是合理的、明智的。但注意不能變相搞成價格共謀,否則將被視為不正當的價格行為而遭制裁。
2.競爭投標定價法:通過投標爭取業務的企業大多采取競爭導向定價法。比如,建筑包工和政府采購時,就常采用此法。
競爭投標中,報價越低,得標的概率越大。因此,參加投標的企業在確定投標報價時,必須預測競爭者的價格意向,制定最佳報價。最佳報價必須兼顧兩個方面,既能使企業得標,又可給企業帶來最大利潤。
為此,一方面應正確估算完成招標任務所需要的成本,另一方面要正確判斷得標的概率。最后,在估算成本和中標概率的基礎上,就可大體確定最佳報價:例如P90頁表3-3-3。其計算步驟為:
A、計算不同報價水平下的期望利潤:(報價-估算成本)×中標概率
B、 選取期望利潤最高的報價水平。
六、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1.物流的的概念:美國物流管理協會的定義:即物流是為滿足客戶的需求,對商品、服務和相關信息從產出點到消費點的合理、有效的流動和儲存進行規劃、實施與控制的過程。
可分為四種:第一方物流是指由制造商自建運輸,第二方物流是指由制造商自找車隊運輸,第三方物流是指制造商將物流職能外包給物流企業,第四方物流是指為綜合供應鏈解決方案的整合和作業的組織者,是從外包的第三方演變成分享協作而來的。
例:通常把綜合供應鏈解決方案的整合和作業的組織者稱之為( )。
人們對物流價值的發現經歷了三階段:產品物流階段、綜合物流階段、供應鏈管理階段。
2.物流系統:物流以自然資源、人力資源、資金和信息作為輸入;供應商以原材料、在制品和產成品的形式提供物料;管理行為通過規劃、實施和控制為物流活動提供框架;物流的輸出是競爭優勢、時間和地點效用、到客戶端的快捷運動,使物流成為組織的專有資產。
3.供應鏈與供應鏈管理
向市場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企業所形成的隊列被稱為供應鏈。而供應鏈管理是對供應鏈中所有重要的業務流程的管理。典型的包括:客戶關系管理、需求管理、訂單履行、制造流程管理、采購及產品開發和商業化等。
4.供應鏈管理的7個目標需熟悉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