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規劃的內容與程序:
(一)人力資源規劃是指:企業根據發展戰略、目標和任務的要求,預測分析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人力資源的供需狀況,并據此制定必要的人力資源政策和措施。其含義要從以下四方面去理解:
1.謀求企業人力資源與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和任務的動態平衡;
2.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尋求人力資源的供需動態平衡是其規劃的基點;
3.為實現規劃需要相應的人力資源政策和措施的配合;
4.要保障企業組織和企業員工都得到長期利益,但更多地是保障企業組織利益的實現。
企業人力資源規劃的內容:
按規劃時間的長短可分為:短期規劃(1年或者1年以內)
中期規劃(1-5年)
長期規劃(5年或5年以上)
按規劃的性質可分為:
總體規劃:指規劃期內人力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總目標和配套政策的總體謀劃與安排(所舉的例子可參看一下)
具體計劃:指為實現總體規劃而對企業人力資源各方面具體工作制訂方案與措施,人員補充計劃、配備計劃、使用計劃、培訓開發計劃和薪酬計劃等。
無論總體規劃還是具體計劃,都由目標、任務、政策、步驟及預算等要素組成,見P205頁表7-1。
二者的關系:各項業務計劃是總體規劃的展開和具體化,而且每一項計劃也都由目標、策略、步驟和預算等內容構成;
各項業務計劃的執行結果應保證總體規劃的實現。
08年考:企業人力資源規劃中員工使用計劃的目標主要有()
A.明確部門編制 B確定職務輪換幅度 C提高員工素質
D.改善企業文化 E明確員工培訓數量及類別
答AB。
(二)人力資源規劃的制定程序:
1.收集信息,分析企業經營戰略對人力資源的要求。信息包括兩大類:企業內部信息(企業發展戰略、經營計劃、人力資源現狀(包括員工數量和構成、員工使用情況、教育培訓情況、離職率和流動性等))和外部信息(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經濟形勢、技術發展趨勢、產品市場競爭狀況、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人口和社會發展趨勢以及政府管制情況等)。注:外部環境信息是企業制訂人力資源規劃的“硬約束”,企業制訂的任何政策都應與之相適應,否則會影響計劃的有效性。
2)供求預測:主要是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規劃和本企業的內外部條件選擇預測技術,然后對人力資源需求的數量、質量和結構進行預測。供給預測包括內部供給預測和外部供給預測兩個方面。
3)制定總體規劃和各項具體計劃:總體規劃主要體現在:人力資源數量規劃、素質規劃和結構規劃三個方面,這三方面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指導方針和政策。在此基礎上再制訂各項具體計劃。
4)規劃實施與效果評價:對規劃執行過程進行監督與反饋,對結果進行評價。
更多相關信息:考試大經濟師考試論壇 經濟師考試在線中心 經濟師網校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