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中央銀行概述
考試內容
中央銀行產生與發展的歷史,不同類型的中央銀行制度。
中央銀行的相對獨立性。
中央銀行的性質與職能。
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及主要業務。
一、中央銀行的產生及其獨立性
(一)中央銀行的產生
中央銀行的產生有兩個基本前提: 一是商品經濟的發展比較成熟,二是金融業的發展對此有客觀需求。
中央銀行制度的建立,大致出于這樣四個方面的需要:
1. 集中貨幣發行權的需要;
2. 代理國庫和為政府籌措資金的需要;
3. 管理金融業(如票據清算和銀行最后貸款人)的需要;
4. 國家對社會經濟發展實行干預的需要。
1694年成立的英格蘭銀行,它雖然成立晚于瑞典銀行,但是被公認為是近代中央銀行的鼻祖。英格蘭銀行的演變過程是典型的中央銀行的演變過程。
各國中央銀行的產生和發展大體上是經由這樣三個途徑:
(1)由商業銀行轉化為中央銀行:英國的英格蘭銀行、法國的法蘭西銀行、德國的普魯士銀行;
(2)專門設置的中央銀行:美國聯邦儲備體系,二次大戰前后發展中國家和新獨立國家的中央銀行;
(3)由綜合型銀行改革為單一職能的中央銀行:前蘇聯、東歐各國及中國的中央銀行。
目前,全球各國中央銀行主要有
1. 單一中央銀行制;
2. 復合中央銀行制;
3. 跨國中央銀行制
4. 準中央銀行制。
(二)中央銀行的獨立性
中央銀行應在政府的監督和國家總體經濟政策的指導下,獨立地制定、執行貨幣政策。這就是當代中央銀行的相對獨立性。
中央銀行相對獨立性一般具有以下幾個內容:
第一,建立獨立的貨幣發行制度,穩定貨幣。
第二,獨立制定實施貨幣政策。
第三,獨立監管、調控整個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
一般而言,中央銀行相對獨立性的保持應遵循這樣兩條基本原則:
一是中央銀行應以一國宏觀經濟目標為出發點制定貨幣政策,從事業務操作;
二是中央銀行應按照金融運行規律,制定實施貨幣政策,規避政府短期行為的干擾。
目前國際上中央銀行相對獨立性的模式主要有:
第一,獨立性較大的模式。中央銀行直接對國會負責,可以獨立制定貨幣政策及采取相應的措施,政府不得直接對它發布命令、指示,不得干涉貨幣政策。如果中央銀行與政府發生矛盾,通過協商解決。美國和德國都屬于這一模式。
第二,獨立性稍次的模式。中央銀行名義上隸屬于政府,而實際上保持著較大的獨立性。有些國家法律規定財政部直轄中央銀行,可以發布指令,事實上并不使用這種權力。中央銀行可以獨立地制定、執行貨幣政策。英格蘭銀行、日本銀行屬于這一模式。
第三,獨立性較小的模式。中央銀行接受政府的指令,貨幣政策的制定及采取的措施要經政府批準,政府有權停止、推遲中央銀行決議的執行。其代表國家是意大利。
【例題1,多選題】中央銀行制度的建立,大致出于( )方面的需要:
A. 集中貨幣發行權 B. 代理國庫 C. 管理金融業
D. 為政府籌措資金 E. 國家對社會經濟發展實行干預
答案:ABCDE
【例題2,單選題】中央銀行獨立性最強的模式是( )
A. 對國會負責 B. 對政府負責 C. 對領導人負責 D. 對企業負責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