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建設項目經濟評價
7.1 經濟評價的作用
■經濟評價是項目前期研究的重要內容
■經濟評價要對項目與地區、行業的發展進行闡述
■對項目的財務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進行分析論證
■經濟評價僅是項目評價的一項重要內容而非全部內容
7.2 建設項目分類
■按項目的目標分類
◇經營性項目與非經營性項目
■按項目的屬性分
◇公共項目和非公共項目
■按項目的投資管理形式
◇政府投資項目和企業投資項目
■按項目與企業原有資產關系
◇新建項目和改建項目
■按項目融資主體
◇新設法人項目和既有法人項目
7.3 經濟評價內容與方法的選擇
項目性質 |
評價角度 |
評價重點 |
評價內容 |
一般項目 |
市場 |
財務分析 |
財務分析 |
明顯外部效應項目 |
國家經濟整體利益 |
經濟效益費用分析 |
財務分析 |
特別重大項目 |
區域經濟與宏觀經濟影響 |
區域經濟與宏觀經濟分析 |
財務分析 |
7.4 經濟評價的基本原則(5原則)
■“有無對比”原則
■效益與費用計算口徑對應一致原則
■收益與風險權衡原則
■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以定量分析為主的原則
■動態分析與靜態分析相結合,以動態分析為主的原則
8.建設項目財務評價與國民經濟評價的關系
8.1 國民經濟評價
■概念
◇國民經濟評價是從國家整體角度考察項目的效益和費用,采用費用效益分析或者費用效果分析方法,計算項目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凈效益
◇可以在財務評價的基礎上進行,也可以直接進行
◇如果在財務評價的基礎上進行,首先剔除在財務評價中已計算為效益或費用的轉移支付,增加財務評價中未反映的間接效益和間接費用
◇如果直接進行國民經濟評價,則首先應識別項目的直接效益、間接效益、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
■財務評價與國民經濟評價的取舍標準
◇一般應以國民經濟評價的結論作為項目決策的主要依據
◇兩者都否定,則項目否定,兩者都肯定,則項目肯定
◇如國民經濟評價否定而財務評價肯定,則否定
◇如國民經濟評價肯定而財務評價否定,應重新考慮方案,必要時可提出優惠政策,使項目具有財務生存能力
■財務評價與國民經濟評價(也稱為宏觀評價)的區別
區別項目 |
財務評價 |
國民經濟評價 |
評價角度不同 |
從單位財務角度考查盈利能力和清償能力 |
從國家整體角度考查項目的費用與貢獻 |
效益和費用含義及劃分范圍不同 |
實際收支和直接發生費用 |
社會資源與效益 |
評價采用的價格不同 |
現行價格 |
影子價格 |
主要參數不同 |
官方匯率和行業基準收益率 |
影子匯率和社會折現率 |
【2007年真題·單選題】下列關于建設項目財務評價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財務評價對投入物和產出物采用現行價格
B.則務評價對投入物和產出物采用影子價格
C.財務評價齋計算項目的間接效益與費用
D.財務評價也稱為宏觀評價
[答案]A
8.2 國民經濟評價的主要概念(四概念)
■影子價格
◇并非現行的市場價格和計劃價格,而是反映投入物與產出物真實經濟價值,反映市場供求狀況和資源稀缺程度,使資源得到合理配置的價格
◇是從全社會角度衡量商品或生產要素投入或產出的成本與效益
■影子工資
◇在項目國民社會經濟評價中以影子工資計算勞動力費用
◇是指建設項目使用勞動力、耗費資源而使社會付出的代價
◇影子工資=勞動力機會成本+新增資源消耗
幾種影子工資換算系數的取值是:
對于技術勞動力,采取影子工資等于財務工資,即影子工資換算系數為1;
對于非技術勞動力,推薦在一般情況下采取等于財務工資的0.2~0.8倍作為影子工資,即影子工資換算系數為0.2~0.8。
■社會折現率(雙重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