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股收益
全面攤薄每股收益=凈利潤/期末發行在外的年末普通股總數
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財務指標,它反映普通股的獲利水平。
注意以下問題:
(1)每股收益不反映股票所含有的風險;
(2)不同股票的每一股在經濟上不等量,它們所含有的凈資產和市價不同,即換取每股收益的投入量不同,限制了公司間每股收益的比較;
(3)每股收益多,不一定意味著多分紅,還要看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
2.市盈率
市盈率是(普通股)每股市價與每股收益的比率,亦稱本益比。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
該指標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一般說來,市盈率越高,表明市場對公司的未來越看好。
使用市盈率指標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該指標不能用于不同行業公司的比較,成長性好的新興行業的市盈率普遍較高,而傳統行業的市盈率普遍較低,這并不說明后者的股票沒有投資價值。
(2)在每股收益很小或虧損時,由于市價不至于降為零,公司的市盈率會很高,如此情形下的高市盈率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3)市盈率的高低受市價的影響,觀察市盈率的長期趨勢很重要。
3.股利支付率
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100%
該指標反映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和支付股利的能力。
股票獲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價×100%
股利獲利率主要應用于非上市公司的少數股權。目的在于獲得穩定的股利收益。
4.每股凈資產(每股賬面價值、每股權益)
每股凈資產=年末凈資產/發行在外的年末普通股股數
該指標反映發行在外的每股普通股所代表的凈資產成本即賬面權益。只能有限地使用這個指標。每股凈資產在理論上提供了股票的最低價值。
5.市凈率
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倍)
市凈率越小,說明股票的投資價值越高,股價的支撐越有保證。
(六)現金流量分析
現金流量分析不僅要依靠現金流量表,還要結合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1.流動性分析
2.獲取現金能力分析→經營現金凈流入與投入資源的比值
3.財務彈性分析
4.收益質量分析
收益質量是指報告收益與公司業績之間的關系。
【例14·單選題】速動比率的計算公式為( )。
A.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B.(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C.長期負債/(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D.長期資產-長期負債
【答案】B
【例15·多選題】下列關于資產負債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映在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來籌資的
B.衡量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
C.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值
D.也被稱為舉債經營比率
【答案】ABCD
【例16·判斷題】一般來說,股東資本小于借入資本較好。( )
【答案】錯誤
【例17·判斷題】資產凈利率越低,表明資產的利用效率越高,說明公司在增加收和節約資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答案】錯誤
【例18·判斷題】市凈率越高,說明股票的投資價值越高,股價的支撐越有保證。( )
【答案】錯誤
【例19·判斷題】營運資金越多,并不能說明不能償還的風險越小。( )
【答案】錯誤
【例20·判斷題】一般認為,生產型公司合理的最低流運比率是1。( )
【答案】錯誤
【例21·判斷題】影響速動比率可信度的重要因素是應收帳款的變現能力。 ( )
【答案】正確
四、會計報表附注分析
(一)會計報表附注項目
會計報表附注是為了便于會計報表使用者理解會計報表的內容而對會計報表的編制基礎、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和方法及主要項目等所做的解釋。
一般披露的內容包括:(16項)
1.不符合會計核算前提的說明。
2.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說明。
3.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的說明以及重大會計差錯更正的說明。
4.或有事項的說明 。
5.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說明。
6.對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說明。
7.重要資產轉讓及其出售的說明。
…………….
(二)對會計報表附注項目的分析
1.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及其變更的說明。
(1)會計政策是指導企業進行會計核算的基礎。一般情況下企業會選擇最恰當的會計政策反映其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
(2)會計估計是指企業對其結果不確定的交易或事項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所做的判斷。
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對于企業報表具有重大影響,證券分析師應詳細分析企業所采納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確定企業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方法的選擇是否考慮了謹慎、實質重于形式和重要性三方面。
2.或有事項。企業的或有事項指可能導致企業損益的不確定狀態或情形。因為或有事項的后果尚需待未來該事項的發生或不發生才能予以證實,所以企業一般不應確認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產,但必須在報表中披露。
(三)會計報表附注對基本財務比率的影響分析
1.對變現能力比率的影響。變現能力比率主要有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其分母均為流動負債。其未在會計報表中反映,但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或有事項準則規定,只有同時滿足如下三個條件才能將或有事項確認為負債,列示于資產負債表上:
2.對運營能力比率的影響。
3.對負債比率的影響。
4.對盈利能力比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