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以外幣計價的債券的風險高于以本幣計價的債券的風險,風險來自于()。
A.信用風險
B.政策風險
C.匯率風險
D.系統性風險
[答案]C
2.下列對綜合理財服務的理解,錯誤的選項是()。
A.綜合理財服務中,銀行可以讓客戶承擔一部分風險
B.與理財顧問服務相比,綜合理財服務更強調個性化
C.私人銀行業務屬于綜合理財服務中的一種
D.私人銀行業務不是個人理財業務
[答案]D
解釋:私人銀行業務屬于個人理財業務中的總和理財服務。
3.下列四種理財計劃中,對投資者而言投資風險最低的是()。
A.保證收益理財計劃
B.非保證收益理財計劃
C.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
D.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
[答案]A
4.按利息的支付方式,可將債券分類為附息債券.一次還本付息債券和()。
A.信用債券
B.不動產抵押債券
C.貼現債券
D.擔保債券
[答案]C
5.下列關于期權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期權買方擁有權力但沒有義務執行合約
B.看漲期權賦予持有者在一時期內買入特定資產
C.看漲期權的賣方的獲利是有限的
D.看跌期權的買方通常會認為標的資產的價格會上漲
[答案]D
解釋:應為看跌期權的買方通常會認為標的資產的價格會下降。
6.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影響到客戶理財目標的實現,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央行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時能夠活躍金融市場理財產品價格上升
B.央行提高再貼現率影響到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使其價格上升
C.央行在公開市場售出政府債券,會促使債券性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下降
D.央行寬松的貨幣政策能刺激投資需求、支持資產價格上漲
[答案]D
解釋: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會使得市場上的貨幣減少,金融市場的需求降低,金融市場理財產品的價格會下降。提高再貼現率也會導致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下降。公開售出政府債券,會使得債券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上升。
7.在保證收益理財計劃中,承擔投資風險的是()。
A.銀行
B.投資者
C.銀行與投資者分攤風險
D.理財產品設計者
[答案]A
8.以下對股票和債券特征的比較,其中不正確的是()。
A.股票的期限是不確定的,債券通常有確定的到期日
B.普通股票所有者可以參與公司決策,債券持有者則通常無此權利
C.股票不具有償還性,而債券到期時發行人必須償還債券本息
D.股票和債券都是權益證券
[答案]D
解釋:股票是權益證券,債券不是。
9.以下關于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與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的區別的論述,不正確的是()。
A.開放式基金的全部資金都用于證券投資,封閉式基金則保有一部分現金
B.開放式基金的份額是可變的,而封閉式基金的份額是不變的
C.投資者可以隨時向開放式基金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投資封閉式基金時,只能按市價買賣
D.開放式基金的買賣價格是以基金單位的資產凈值為基礎計算的,封閉式基金若上市交易,則其買賣價格受市場供求的影響較大
[答案]A
解釋: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的區別不包括A,他們的區別在于基金的份額是固定的還是可以變動的。
10.銀行加入了“4×8,6% ”的遠期協議,作為資金的需求方,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該協議表示4個月后起息的8個月期協議利率為6%交易所
B.當 4個月后市場利率比6%高時,銀行可能承受信用風險
C.當4個月后市場利率比6%低時,銀行相當于獲得了一份保險
D.當4個月后市場利率低于6%時,協議對銀行不利
[答案]B
11.關于期貨合約和遠期合約,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期貨合約是標準化的遠期和約
B.期貨和約的流動性要比遠期合約的高
C.期貨合約不具有遠期合約的套期保值功能
D.遠期合約在到期時才能確定損益程度,期貨合約的損益可以隨時實現
[答案]C
解釋:期貨合約是標準化的遠期合約,也具有相應的套期保值功能。
12.投資者預期某股票價格將上升,于是預先買入該股票,如果股票價格上升,便可以將先前買入的賣出獲利。這種交易方式成為()。
A.現貨交易
B.期權交易
C.空頭交易
D.多頭交易
[答案]D
解釋:如果買入量大于賣出量,則為標的資產的多頭。
13.目前,各家銀行的個人外匯理財產品實際上都是()。
A.證券投資基金
B.衍生金融工具
C.結構性存款
D.浮動利率債券
[答案]C
14.股票價格指數期貨是為了適應人們管理股票投資風險,尤其是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
A.系統性風險
B.非系統性風險
C.信用風險
D.財務風險
[答案]A
15.商業銀行在向客戶提供理財顧問服務的基礎上接受客戶的委托和授權按照與客戶事先約定的投資計劃和方式進行投資與資產管理的業務活動是()。
A.綜合理財服務
B.理財顧問服務
C.財務顧問服務
D.投資顧問服務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