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環境
一、商業銀行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指控制、管理機構的一種機制或制度安排。其核心是在所有權、經營權分離的情況下,為妥善解決委托\代理關系而提出的董事會、高管層組織體系和監督制衡機制。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商業銀行有效管控風險,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能夠激勵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一致地追求符合商業銀行和股東利益的目標,以便于實施有效的監督。
通過合理的制度設計、建立分工明確的組織體系、實現公司權力的分配和制衡、強化對董事會和管理層行為的約束等來不斷改善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將有利于商業銀行自上而下地實施全面風險管理,加強內部控制,防范操作風險,增強核心競爭力,并實現安全運營。
我國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的要求,主要內容包括:
(1)完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管理層的議事制度和決策程序。
(2)明確上述人員的權利義務。
(3)建立、健全以監事會為核心的監督機制。
(4)建立完善的信息報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5)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強化激勵約束機制。
二、商業銀行內部控制
(一)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定義和內涵
1.定義:商業銀行為實現經營目標,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對風險進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控和糾正的動態過程和機制。
(二)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要素和原則
1.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要素
(1)內部控制環境。
(2)風險識別與評估。
(3)內部控制措施。
(4)監督與糾正。
(5)信息交流與反饋。
2.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主要原則
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必須貫徹全面、審慎、有效、獨立的原則,具體來說:
(1)內部控制應當滲透到商業銀行的各項業務過程和各個操作環節。
(2)內部控制應當以防范風險、審慎經營為出發點。
(3)內部控制應當具有高度的權威性。
(4)內部控制的監督、評價部門應當獨立于內部控制的建設、執行部門。
三、商業銀行風險文化
(一)商業銀行風險文化的定義和內涵
風險文化又稱風險管理文化,是商業銀行在經營管理活動中逐步形成的風險管理理念、哲學和價值觀,通過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戰略、風險管理制度以及廣大員工的風險管理行為表現出來的一種企業文化。
風險文化一般由風險管理理念、知識和制度三個層次組成,其中風險管理理念是風險文化的精神核心,也是風險文化中最為重要和最高層次的因素,比起知識和制度來說,員工的行為具有更直接和長效的影響力。
健康的風險文化以商業銀行整體文化為背景,以經營價值最大化為目標,貫穿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有機地融合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和科學的風險管理手段;始終面向不斷變化的市場、客戶,在與市場的不斷博弈中完善政策制度,與時俱進地指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實踐,是科學、有效、完整和可控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靈魂。
健康的風險文化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樹立正確的風險管理理念。
(2)加強高級管理層的驅動作用。
(3)創建學習型組織,充分發揮人的主導作用
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