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方便考生備考,學霸君總結了2020年銀行從業《風險管理》高頻考點,希望能為備考的考生提供一些幫助,取得優異成績,具體高頻考點匯總如下,請收藏!
1、聲譽風險管理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聲譽風險管理體系,能夠持久、有效地幫助商業銀行減少各種潛在的風險損失,招募和保留最佳雇員,確保產品和服務的溢價水平,減少進入新市場的障礙,維持客戶和供應商的忠誠度,創造有利的資金使用環境,增進和投資者的關系,強化自身的可信度和利益持有人的信心,吸引高質量的合作伙伴和增強自身競爭力,最大限度地減少訴訟威脅和監管要求。
2、戰略風險管理的作用
商業銀行進行戰略風險管理的前提是接受戰略管理的基本假設:
(1)準確預測未來風險事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2)預防工作有助于避免或減少風險事件和未來損失。
(3)如果對未來風險加以有效管理和利用,風險有可能轉變為發展機會。
戰略風險管理通常被認為是一項長期性的戰略投資,實施效果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顯現。實質上,商業銀行可以在短期內便體會到戰略風險管理的諸多益處。
3、銀行監管的目標和原則
(1)銀行監管的目標。監管目標是監管行為取得的最終結果或達到的最終狀態,歸納起來,銀行監管基本目標可概括為:保護存款人利益、維護金融體系的安全和穩定。
中國銀監會成立后,在總結國內外銀行業監管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四條銀行監管具體目標:一是通過審慎有效的監管,保護廣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費者的利益;二是通過審慎有效的監管,增進市場信心;三是通過金融、相關金融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和相關信息的披露,增進公眾對現代金融的了解;四是努力減少金融犯罪,維護金融穩定。
(2)銀行監管應當遵循依法、公開、公正和效率四條基本原則。
(3)中國銀監會監管理念是“管法人、管風險、管內控、提高透明度”。
(4)風險監管。所謂風險監管,是指通過識別商業銀行固有的風險種類,進而對其經營管理所涉及的各類風險進行評估,并按照評級標準,系統、全面、持續地評價一家銀行經營管理狀況的監管方式。這種監管方式重點關注銀行的業務風險、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水平,檢查和評價涉及銀行業務的各個方面,是一種全面、動態掌握銀行情況的監管。
4、銀行風險監管指標體系的類別和定義
依據中國銀監會頒布的《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風險監管核心指標分為三個主要類別,即風險水平、風險遷徙和風險抵補。
風險水平類指標包括流動性風險指標、信用風險指標、市場風險指標和操作風險指標,以時點數據為基礎,屬于靜態指標。
風險遷徙類指標衡量商業銀行風險變化的程度,表示為資產質量從前期到本期變化的比率,屬于動態指標。風險遷徙類指標包括正常貸款遷徙率和不良貸款遷徙率。
風險抵補類指標衡量商業銀行抵補風險損失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準備金充足程度和資本充足程度三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