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風險管理
第五節 操作風險管理
考點:操作風險的計量【點擊試聽>>聽老師講解】
《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商業銀行可以使用基本指標法、標準法或高級計量法計量操作風險資本要求。操作風險加權資產為操作風險資本要求的12.5倍,即操作風險加權資產=操作風險資本要求×12.5。
1.基本指標法
銀行采用基本指標法.應當以總收人為基礎計量操作風險資本要求.總收入為凈利息收入與凈非利息收入之和。操作風險資本要求等于銀行前三年總收入的平均值與一個固定比例(為15%)的乘積。總體上看,基本指標法計算方法較為簡單,資本與收入呈線性關系,銀行收入越高、資本要求越大。
2.標準法
商業銀行采用標準法.應當以各業務條線的總收入為基礎計量操作風險資本要求。與基本指標法不同的是,標準法將銀行全部業務劃分為公司金融、交易和銷售、零售銀行、商業銀行、支付和清算、代理服務、資產管理、零售經紀和其他業務等9個業務條線,操作風險資本要求等于各條線三年總收入的平均值乘上一個固定比例再加總。
3.高級計量法
高級計量法是目前風險敏感度最高、最為科學的操作風險計量方法。操作風險計量模型主要包括損失分布法、內部衡量法、打分卡法。從當前業界實踐看,最常用的是損失分布法,其主要原理是基于操作風險內外部歷史損失數據對損失進行估算。再通過操作風險評估、關鍵風險指標、情景分析、業務環境和內部控制因素對損失進行前瞻性調整。
備考提示
該部分內容了解即可,注意三種方法的運用比較,重點了解高級計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