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考點術語
貸款項目評估:貸款項目評估是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基礎,根據國家現行方針政策、財稅制度以及銀行信貸政策的有關規定,結合調研得來的有關項目生產經營的信息材料,從技術、經濟等方面對項目進行科學審查與評價的一種理論與方法。
項目財務評估:包括項目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評估、項目基礎財務數據評估、項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償能力評估,以及不確定性評估四個方面。
市場需求預測:在對需求量進行調查的基礎上,對需求現狀進行分析與評估。
潛在的市場需求量:潛在的市場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一定行業營銷水平和一定的市場環境下,一個行業中所有企業可能達到的最大營銷量之和。
項目的環境條件:主要包括項目的建設條件和生產條件,既有項目自身系統的內部條件,又有為其配套協作的外部條件;既有可以控制的靜態的穩定條件,又有較難掌握的報考的不確定性的條件。
原輔料供給分析:指項目在建成投產后生產經營過程中所需各種原材料、輔助材料及半成品等的供應數量、質量、價格、供應來源、運輸距離及倉儲設施等情況的分析。
產品技術方案分析:是分析項目產品的規格、品種、技術性能以及產品的質量。
工藝技術方案的評估分析:是投資項目技術可行性分析的核心,工藝技術設計標準的好壞和高低,對整個項目的設立及執行有決定性影響。
設備評估:是要對投資項目設備的適應性和先進性進行評估,研究項目所需設備的型號、規格、數量和來源等是否滿足項目的生產能力、技術裝備水平及能耗和物耗指標的要求。
財務內部收益率:使項目在計算期內各年凈現金流量累計凈現值等于零時的折現率就是財務內部收益率,財務內部收益率是反映項目獲利能力的報考指標。
組織和管理評估:圍繞項目的組織機構設置,對組織機構所作出的企業組織是否合理和有效進行綜合分析評價。
人力資源評估:指對企業的人力資源選擇、來源、招聘與培訓等總體規劃進行詳細論證與考察。
無形資產:指企業長期使用但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土地使用權、專利權、商標權、商譽等;遞延資產指不能計人當期損益,應當在以后年度內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包括開辦費和以經營租賃租人的固定資產改良支出等。
產品銷售收入:企業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等取得的收入,就工業企業而言,產品銷售收入包括銷售產成品、自制半成品和工業性勞務等取得的收入。
現金流量:把某一個項目或方案作為一個系統,在建設和生產服務年限內這個系統必定存在現金流動,人們把某一時間內流人該系統的現金稱為現金流人(如銷售收入等),把流出該系統的現金稱為現金流出(如投資支出、原材料支出等),現金流人與現金流出統稱現金流量。
投資回期:也稱返本年限,是指用項目凈收益抵償項目全部投資所需時間,它是項目在財務投資回收能力方面的主要評價指標。
流動比率(CurrentRatio,CR):也稱營運資金比率(WorkingCapitalRatio)或真實比率(RealRatio),是指企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
速動比率(QuickRatio,QR):又稱“酸性測驗比率” (Acid—testRatio),是指速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它是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變現用于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
盈虧平衡分析:通過盈虧平衡點(BEP)分析項目成本與收益平衡關系的一種方法,在盈虧平衡點上,企業的銷售收入總額與產品銷售總成本(含銷售稅金)相等,企業處于不盈不虧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