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財務報表的綜合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盈利比率)
借款人正常經營并產生利潤是償還債務的前提條件。盈利能力越強,客戶還本付息的可能性越大,貸款的風險越小。反映借款人盈利能力的比率主要有:銷售利潤率、營業利潤率、稅前利潤率和凈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這些統稱為盈利比率。
(1)銷售利潤率(毛利潤率)
銷售利潤率是指銷售利潤和產品銷售收入凈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銷售利潤率=銷售利潤/銷售收入凈額×100%
銷售利潤=銷售收入凈額一銷售成本一銷售費用一銷售稅金及附加
銷售利潤率可以評價借款人產品銷售收入凈額的盈利能力。該指標越高,表明單位凈銷售收入中銷售成本所占的比重越低,銷售利潤越高。如果將借款人連續幾年的銷售利潤率加以比較分析,就可以判斷和掌握銷售活動盈利能力的發展趨勢。
(2)營業利潤率
營業利潤率是指借款人的營業利潤與產品銷售收入凈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銷售收入凈額×100%
營業利潤=銷售利潤一管理費用一財務費用
營業利潤率越高,說明借款人盈利水平越高。如果將借款人連續幾年的營業利潤率加以比較分析,就可以對其盈利能力的變動趨勢做出評價。
(3)稅前利潤率和凈利潤率
稅前利潤率是客戶利潤總額和銷售收入凈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稅前利潤率=利潤總額/銷售收入凈額×100%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入一營業外支出
凈利潤率是指客戶凈利潤與銷售收入凈額之間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凈利潤率=凈利潤/銷售收入凈額×100%
凈利潤-利潤總額一所得稅
稅前利潤率和凈利潤率反映每元銷售收入凈額所取得的稅前利潤和凈利潤。由于這兩個比率直接關系到客戶未來償還債務的能力和水平,因此,相比于前兩個比率,銀行應更重視這兩個比率。
(4)成本費用利潤率
成本費用利潤率是借款人利潤總額與當期成本費用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成本費用比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成本費用總額=銷售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該比率反映每元成本費用支出所能帶來的利潤總額。它越大,說明同樣的成本費用能取得更多利潤,或取得同樣利潤只需花費較少的成本費用。
銀行在分析借款人盈利能力時,應將上述各個指標結合起來,并運用損益表中各個項目的結構分析,綜合評價客戶盈利能力的高低和變動情況,引起變動的原因及其對借款人將來的盈利能力可能造成的影響。
2.償債能力分析
償債能力是指客戶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包括長期償債能力分析和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1)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長期償債能力的強弱是反映客戶財務狀況穩定與安全程度的重要標志。長期償債能力包括按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兩個方面。
長期償債能力表明客戶對債務的承受能力和償還債務的保障能力。分析借款人償還債務的承受能力主要是通過分析客戶的盈利能力來確定。分析借款人償還債務的保障能力可以通過分析財務杠桿比率角度來確定。財務杠桿比率包括資產負債率、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負債與有形凈資產比率、利息保障倍數等。
①資產負債率(負債比率)。對銀行來講,借款人負債比率越低越好。因為負債比率越低,說明客戶的債務負擔越輕,債權的保障程度就高,風險也就越小。其計算公式為: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客戶負債經營對客戶來講具有一定風險,負債經營規模應控制在合理水平內。因此,銀行應根據客戶的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正確測算客戶的負債比率,以保證其權益在經營環境惡化時得到保障。
②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該比率用來表示所有者權益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該比率越低,表明客戶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權益保障程度越高。其計算公式為:
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100%
③負債與有形凈資產比率。負債與有形凈資產比率表示有形凈資產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該比率更能合理地衡量借款人清算時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該比率越低,表明借款人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其計算公式為:
負債與有形凈資產比率=負債總額/有形凈資產×100%
有形凈資產=所有者權益一無形資產一遞延資產
④利息保障倍數。利息保障倍數是指借款人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的比率,用于衡量客戶償付負債利息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利息保障倍數=(利潤總額+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公式中利息費用一般包括流動負債利息費用,長期負債中進入損益的利息費用以及進入固定資產原價的利息費用,長期租賃費用等。
該比率越高,說明借款人支付利息費用的能力越強,因此,它既是借款人舉債經營的前提,又是衡量借款人長期償債能力強弱的重要標志。根據穩健原則,應以倍數較低的年度為評價依據,但無論如何,利息保障倍數不能低于1。
除上述指標外,還有一些因素對客戶的長期償債能力產生影響,如客戶的現金流量、較長時期的經營性租賃業務、合資經營、或有負債和子公司的狀況等。
(2)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客戶以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影響短期償債能力的因素很多,但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關系以及資產的變現速度是其最主要的方面。短期償債能力應注意一定時期的流動資產變現能力的分析,而一般不太注重借款人盈利能力的分析。
反映客戶短期償債能力的比率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這些統稱為償債能力比率。
①流動比率。流動比率表明借款人每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還的保證。該比率越高,借款人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的權益越有保證。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流動比率過高不僅表明借款人流動資產占用過多,影響資產的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也可能表明客戶的應收賬款過多或是存貨過多。按照穩健原則,一般認為流動比率在2左右比較適宜。
②速動比率。速動比率是借款人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速動資產是指易于立即變現、具有即時支付能力的流動資產。速動資產=流動資產一存貨一預付賬款一待攤費用
速動比率比流動比率能夠更加準確、可靠地評價借款人資產流動性及其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根據經驗,一般認為速動比率為l較為合適。影響速動比率的重要因素是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在評價速動比率時,還應結合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分析應收賬款的質量。
③現金比率。現金比率是客戶現金類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它是衡量借款人短期償債能力的一項參考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現金比率=現金類資產/流動負債×100%
現金類資產是速動資產扣除應收賬款后的余額j包括貨幣資金和易于變現的有價證券,它最能反映客戶直接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現金比率越高,表明客戶直接支付能力越強。
④營運資金。營運資金是指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差額,其計算公式為:
營運資金=流動資產動負債
營運資金為正值時說明該借款人是用長期資金(所有者權益、流動負債)支持著部分流動資產,負值時說明該借款人是用流動負債支持部分長期資產。營運資金越多越好,對借款人短期和長期資產的支持越大。
除上述指標外,還有報表之外的其他一些因素,如借款人的或有負債一旦成為真正的負債,將加重客戶的債務負擔,影響其短期償債能力;借款人閑置不用的資產、已經開發出來將要轉讓的無形資產等,會增強其短期償債能力。因此,為了準確地分析客戶的短期償債能力,除利用財務報表資料外,還應盡可能地收集其他有關方面的資料,以便做出正確的評價。
3.營運能力分析
營運能力是指通過借款人資產周轉速度的有關指標反映出來的資產利用效率,它表明客戶管理人員經營、管理和運用資產的能力。資產利用效率高,各項資產周轉速度就越快,資產變現的速度就越快,這樣借款人的短期償債能力就強。資產利用效率高,各項資產周轉速度就快,就能取得更多的收入和利潤,那么其長期償債能力就強。營運能力對客戶盈利能力的持續增長和償債能力的不斷提高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營運能力分析常用的比率主要有:總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資產收益率和所有者權益收益率等,這些統稱為效率比率。
(1)總資產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資產平均總額×100%
資產平均總額=(期初余額+期末余額)/2
總資產周轉率可以用來分析客戶全部資產的使用效率。該比率越高,說明客戶利用其全部資產進行經營的效率越好,客戶的盈利能力越強。
(2)固定資產周轉率
固定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固定資產平均凈值×100%
固定資產平均凈值=(年初固定資產凈值+年末固定資產凈值)/2
固定資產周轉率高,表明客戶固定資產利用較充分,也表明客戶固定資產投資得當,固定資產結構合理,能夠發揮效率。
(3)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收入凈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100%
賒銷收入凈額=銷售收入一現銷收入一銷售退回一銷售折讓一銷售折扣
應收賬款平均余額=(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余額)/2
一般而言,一定時期內應收賬款周轉次數越多,說明企業收回賒銷賬款的能力越強,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和流動性越強,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另外,還可以通過計算應收賬款回收期(應收賬款賬齡),來反映應收賬款的周轉情況。應收賬款回收期表示企業應收賬款周轉一次平均所需的天數。其計算公式為:
應收賬款回收期數=計算期天數/應收賬款周轉次數=應收賬款平均余額×計算期天數/賒銷收入凈額
應收賬款回收期越短,說明客戶應收賬款的變現速度越快,流動性越好。
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在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時可采用銷售收入凈額。
②已向銀行辦理了貼現手續的應收票據不應包括在應收賬耖平均余額之內。
③應收賬款余額應是扣除壞賬準備后的凈額。
(4)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是一定時期內借款人銷貨成本與平均存貨余額的比率,它是反映客戶銷售能力、存貨周轉速度和存貨營運效率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余額×100%
平均存貨余額=(期初存貨余額+期末存貨余額)/2
存貨是流動資產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常常達到流動資產總額的一半以上。因此,存貨質量好壞、周轉快慢,對客戶資產周轉循環長短具有重要影響。存貨周轉率越高,說明客戶存貨從資金投入到銷售收回的時間越短。在營業利潤率相同的情況下,存貨周轉率高,獲取的利潤就越多。
存貨也可用存貨持有天數表示,其計算公式為:
存貨持有天數=計算期天數/存貨周轉次數=存貨平均余額×計算期天數/銷貨成本
存貨持有天數增多,或是說明客戶存貨采購過量,或是呆滯積壓存貨比重較大,或是存貨采購價格上漲。但是過快的、不正常的存貨周轉率,也可說明客戶沒有足夠的存貨可供耗用或銷售,或是采購次數過于頻繁、批量太小等。
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對存貨的周轉率有較大影響。
(5)資產收益率
資產收益率=稅前凈利潤/資產平均總額×100%
資產平均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資產收益率是反映客戶資產綜合利用效果的指標,也是反映客戶利用債權人和所有者權益總額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標。資產收益率越高,說明客戶資產的利用效率越高,營運能力越強,盈利能力越強。
(6)所有者權益收益率
所有者權益收益率=稅前凈利潤/有形凈資產×100%
該比率越高,表明所有者投資的收益水平越高,營運能力越好,盈利能力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