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項目財務分析
1、項目財務分析是貸款項目分析的核心工作。
2、財務預測的審查:指對項目可研報告財務評價的基礎數據的審查,是項目財務分析的基礎性工作
①項目的總投資、建設投資、流動資金估算的審查
A、項目總投資由建設投資(工程費用、工程其他費用、預備費)、流動資金、投資方向調節稅和建設期利息
B、審查建設投資估算:貸款項目評估的投資估算一般應采用綜合指標估算法進行估算
C、流動資金估算方法有比例系數法、資產負債表法、分項詳細估算法(通常采用,具體公式見p242)等
D、建設資金和流動資金分年使用計劃
②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原值確定的審查及其折舊和攤銷辦法的審查
A、固定資產原值的確定原則:
a購入的固定資產按照購買價加上支付的運輸費、保險費、包裝費、安裝成本和繳納的稅金確定;b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按照建造過程中發生的全部實際支出確定;c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按資產評估確認或合同協議確定的價值人賬;d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按照租賃合同確定的價款加上運輸費、保險費、安裝調試費等確定。
B、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原值的確定:
a無形資產是指企業長期使用但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土地使用權、專利權、商標權、商譽等;b遞延資產指不能計人當期損益,應當在以后年度內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包括開辦費和以經營租賃租人的固定資產改良支出等,遞延資產按實際發生值計算。
C、固定資產折舊方法與無形資產、遞延資產攤銷方法
★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資產折舊計算公式:
固定資產年折舊率=(1-預計的凈殘值率)×100%÷折舊年限,預計凈殘值率一般取3%-5%
固定資產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年折舊率
★快速折舊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年折舊率
在固定資產折舊到期前兩年,要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的殘值后的凈額平均攤銷。
年數總和法:
年折舊率=(折舊年限-已使用年限)折舊年限×(1+折舊年限)÷2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來源233網校
★無形資產、遞延資產根據其原值采用平均年限法分期攤銷,無形資產規定有效期限的,按規定期限平均攤銷;沒有規定使用期限的,按預計使用期限或者不少于10年的期限平均攤銷。開辦費在項目投產后按不短于5年的期限平均攤銷。
③成本的審查:除了審查項目是否核算生產經營成本外,還要重點審查成本計算中原輔材料、包裝物、燃料動力的單耗、單價的取值是否有理、有據。
A、總成本
總成本=制造成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
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其他直接費用+制造費(包括折舊費、修理費、其他費用)
管理費用=公司經費+咨詢審計費+技術轉讓費+無效資產與遞延資產攤銷+業務招待費+壞賬損失+其他
財務費用:經營期匯兌凈損失+利息凈支出+金融機構手續費+其他
銷售費用:運輸、裝卸包裝費+廣告費、銷售服務費+差旅費、辦公費+其他
B、經營成本
經營成本=總成本-折舊費-維簡費-無形資產、遞延資產攤銷費-利息支出
④銷售收入審查:就工業企業而言,產品銷售收入包括銷售產成品、自制半成品和工業性勞務等取得的收入;銷售收入的審查主要審查產量和單價的取值是否合理。
⑤稅金的審查:包括項目所涉及的稅種是否都已計算;計算公式是否正確;所采用的稅率是否符合現行規定;從以上法定利潤分配順序可以看出,企業稅后利潤必須先用于法定盈余公積金和公益金,然后才能用于還貸。
3、項目現金流量分析
①現金流量分析是根據項目在計算期(包括建設期和經營期)內各年的現金流入和流出,通過現金流量表計算各項靜態和動態評價指標,用于反映項目的獲利能力和還款能力。
②根據投資計算基礎的不同,現金流量表主要分為全部投資現金流量表、自有資金現金流量表。
4、項目盈利能力分析
①財務內部收益率:使項目在計算期內各年凈現金流量累計凈現值等于零時的折現率;~動態指標
②財務凈現值:指項目按照基準收益率或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設定的折現率,將各年的凈現金流量折現到建設起點(建設期初)的現值之和;財務凈現值大于零,表明項目的獲利能力超過基準收益率或設定收益率;~動態指標
③凈現值率:凈現值率也即項目的凈現值與總投資現值之比;凈現值就越大,項目的效益就越好;
④投資回收期(返本年限):指用項目凈收益抵償項目全部投資所需時間,是項目在財務投資回收能力方面的主要評價指標,當項目投資回收期小于或等于基準投資回收期時,表明該項目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收回投資。
投資回收期)=累計凈現金流量開始出現正值年份數-1+上年累計凈現金流量絕對值/當年凈現金流量
⑤投資利潤率:指項目達到設計能力后的一個正常年份的年利潤總額與項目總投資的比率;~靜態指標
投資利潤率=年利潤總額或年平均利潤總額÷項目總投資×100%
⑥投資利稅率:項目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后的一個正常生產年份的利稅總額或項目生產期內平均利稅總額與項目總投資的比率;
投資利稅率=年利稅總額或年平均利稅總額÷項目總投資×100%
年利稅總額=年銷售收入(不含銷項稅)一年總成本費用(不含進項稅)
或:年利稅總額=年利潤總額+年銷售稅金及附加(不含增值稅)
⑦資本金利潤率:在項目達產后的正常生產年份的利潤總額或項目生產期內平均利潤總額與資本金的比率,它反映項目資本金的盈利能力。資本金利潤率=年利潤總額或年平均利潤總額÷資本金×100%
4、項目清償能力分析
①資產負債率
②貸款償還期(計算目的:a在還款時間及還款方式既定的情況下,計算項目能否滿足還款要求,這時可以采用綜合還貸的方式;b以最大能力法計算項目貸款償還期。最大能力法即以項目本身投產以后產生的可還款資金償還項目貸款所需的時間。)
③流動比率(CR),也稱營運資金比率或真實比率。
④速動比率(QR),又稱“酸性測驗比率”,速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項等,但存貨、預付賬款、待攤費用等則不應計人。
★流動比率過高,即流動資產相對于流動負債太多,可能是存貨積壓,也可能是持有現金太多,或者兩者兼而有之;速動比率過高,即速動資產相對于流動負債太多,說明現金持有太多。企業的存貨積壓,說明企業經營不善,存貨可能存在問題;現金持有太多,說明企業理財不善,資金利用效率過低。
5、財務評價的基本報表
①基本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資金來源與運用表、資產負債表、借款還本付息表,其他稱為輔助報表。
②評估報表設置說明:銷售收入中不含增值稅的銷項稅,總成本中不含進項稅,銷售稅金中不含增值稅。
③基本財務報表的編制和使用說明:各報表的數據來源包括原始數據和從其他報表采集的數據。
A、全部投資現金流量表:評估中需要將全部投資假設為自有資金,判斷項目效益情況的主要依據;
B、自有資金現金流量表:從項目投資者的角度分析項目的盈利能力;
C、資金來源與運用表:反映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的資金盈余及短缺情況;
6、項目不確定性分析
①盈虧平衡分析:通過盈虧平衡點(BEP)分析項目成本與收益平衡關系,在盈虧平衡點上,企業的銷售收入總額與產品銷售總成本(含銷售稅金)相等,企業處于不盈不虧狀態;一般情況下,盈虧平衡點越低越好,因為盈虧平衡點越低表明項目抗風險能力越強。
計算方式詳見P259
②敏感性分析:分析上述單因素變化或多因素變化對項目內部收益率產生的影響,銀行則可以分析敏感因素的變化對貸款償還期的影響。項目對某種因素的敏感程度可以表示為該因素按一定比例變化時評價指標的變化,也可以表示為評價指標達到某個臨界點時允許某個因素變化的最大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