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國際收支及其調節
一、國際收支與國際收支平衡表
1.國際收支的含義
國際收支,是指一國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一年)居民同非居民所進行的全部經濟交易的系統的貨幣記錄。
這一概念包括三層含義:
①國際收支記錄的內容是一國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交易;
②國際收支是交易的系統的貨幣記錄;
③國際收支是流量與事后的概念。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國際收支規定為:以統計報表的形式,系統總結特定時期內一國與其他經濟主體之間的各項經濟交易,包括貨物、服務和收益,對世界其他地區的金融債權和債務的交易及單項轉移。
2.國際收支平衡表
國際收支平衡表是按復式簿記原理編制,系統的記錄國際收支各個項目的統計報表。
一切收入項目或負債的增加、資產的減少記入貸方,稱為正號(+)項目;一切支出項目或資產增加、負債的減少記入借方,又稱負號(-)項目。國際收支平衡表全部項目的借方總額與貸方總額是相等的,其凈差額為零,故稱國際收支平衡表。
國際收支平衡表把項目分成經常項目、資本與金融項目和錯誤與遺漏項目三大類,具體如表9-8所示。
表9-8 國際收支項目
項目 | 含義 |
經常性 項目 | 反映實際資源的流動,它具體包括:①貨物;②服務;③收入;④經常轉移 |
資本與金融項目 | 資本轉移和收買或放棄非生產、非金融資產和金融資產與負債。其中資本賬戶由資本轉移和非生產、非金融資產交易兩部分組成。中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把儲備資產從資本與金融項目內劃出單列一個賬戶 |
錯誤與遺漏項目 | 為了使國際收支平衡表借方和貸方平衡而人為設立的平衡項目 |
【例9.4】一國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一年)居民同非居民所進行的全部經濟交易的系統的貨幣記錄稱為( )。
A.國際支付
B.國際收支
C.國際貨幣流通
D.國際資本流通
【答案】B
【解析】國際收支的概念產生于17世紀,目前世界各國采用的都是廣義的國際收支范疇,是指一國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一年)居民同非居民所進行的全部經濟交易的系統的貨幣記錄。
二、國際收支失衡的判定與調節
1.國際收支失衡的判定
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除了錯誤與遺漏項目之外,其余所有的項目都代表著實際交易活動。按照交易主體和交易目的,這些實際發生的國際交易活動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
(1)自主性交易
自主性交易是指個人和企業為某種自主性目的而從事的交易,又稱事前交易。這種交易體現的是微觀主體個體的利益,具有自發性和分散性的特點。
(2)補償性交易
補償性交易是指為彌補國際收支不平衡而發生的交易,又稱事后交易,有集中性和被動性的特點。
2.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
導致一國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很多,具體如表9-9所示。
表9-9 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
原因 | 含義 |
臨時性失衡 | 由于生產、消費有季節性的變化,一國國家的進出口會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結果造成季節性不平衡 |
周期性失衡 | 由于經濟周期性變化而造成的國際收支失衡 |
結構性失衡 | 由于一個國家經濟結構失調(如產品供需結構失調和要素價格結構失調)而導致的國際收支失衡 |
收入性失衡 | 由于一個國家經濟結構失調)而導致的國際收支失衡 |
貨幣性失衡 | 由于一個國家的價格、利率或匯率等貨幣性因素所導致的國際收支失衡 |
3.國際收支失衡的調節
國際收支失衡是經常現象,因此需要指國家進行一定管理。主要方法有:
(1)自動調節機制
自動調節機制經歷了三個階段,分別是金本位制度調節階段、固定匯率制度調節階段、浮動匯率制度調節階段。
一國國際收支失衡之后,都會引起黃金在國際之間流動,外匯市場上供求關系發生變化,本外幣之間匯率發生變化,進而引起商品進出口數量發生變化、資本的輸入輸出發生變化,從而使失衡的國際收支重新同到均衡的水平上來。但自動調節機制發揮作用需要很多嚴格的前提條件,而且調節的過程也十分漫長,因此自動調節機制有很大的局限性。來源233網校
(2)人為調節機制
當國際收支出現失衡時,一國當局往往不能完全依靠經濟體系的自動調整機制來使國際收支恢復均衡,而需要主動采取適當的政策措施。主要的宏觀政策措施有:
①財政和貨幣政策。通過實施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直接影響總需求或總支出水平,進而通過邊際進口傾向和利率機制來影響國際收支。
②匯率政策。如當一國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使該國貨幣貶值,增強本國商品在國外的競爭力,從而改善貿易收支和國際收支。
③資金融通政策。指政府通過借款或動用外匯儲備向外匯市場提供外匯,以彌補外匯市場的供求缺口,彌補國際收支赤字。主要用于解決臨時性國際收支失衡。
④直接管制政策。包括外匯管制、貿易管制和財政管制。為了改善國際收支狀況,各國政府都實行“獎出限入”的保護性貿易政策。
⑤供給調節政策。旨在改善一國的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最,以此達到增加社會產品(包括出口產品和進口替代品)的供給、改善國際收支的目的。
【例9.5】( )導致的國際收支逆差屬于貨幣性失衡。
A.貨幣數量發行不當引起出口增加、進口減少
B.產品供需結構失調
C.經濟繁榮和衰退的交替
D.利率低于別國利率引起資本外流增加,內流減少
【答案】D
【解析】A項,貨幣數量發行不當導致的出口增加、進口減少會使國際收支處于順差狀態;B項,產品供需結構失調導致的國際收支逆差屬于結構性失衡;C項,經濟繁榮和衰退的交替導致的國際收支逆差屬于周期性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