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風險管理工具(重點內容)
名 稱 |
含 義 |
適用情況(案例) |
1.風險承擔 | 亦稱風險保留、風險自留。 對于重大風險一般不應采用風險承擔 |
企業風險評估的結果對于是否采用風險承擔影響很大。 ·未能辨識出的風險,企業只能采用風險承擔。 ·辨識出的風險,企業也可能由于以下幾種原因采用風險承擔:①缺乏能力進行主動管理,對這部分風險只能承擔;②沒有其他備選方案;③從成本效益考慮,這一方案是最適宜的方案。 |
2.風險規避 | 指企業回避、停止或退出蘊含某一風險的商業活動或商業環境,避免成為風險的所有人 | 例如: (1)退出某一市場以避免激烈競爭; (2)拒絕與信用不好的交易對手進行交易; (3)外包某項對工人健康安全風險較高的工作; (4)停止生產可能有潛在客戶安全隱患的產品; (5)禁止各業務單位在金融市場進行投機; (6)不準員工訪問某些網站或下載某些內容。 |
3.風險轉移 | 指企業通過合同將風險轉移到第三方,企業對轉移后的風險不再擁有所有權。 轉移風險不會降低其可能的嚴重程度,只是從一方移除后轉移到另一方。 |
例如: (1)保險。 (2)非保險型的風險轉移。例如,服務保證書等。(免責約定、保證互助、基金制度、賠償條款、出售等) (3)風險證券化:通過證券化保險風險構造的保險連接型證券(ILS)。這種債券的利息支付和本金償還取決于某個風險事件的發生或嚴重程度。 |
4.風險轉換 | 指企業通過戰略調整等手段將企業面臨的風險轉換成另一個風險。 ·風險轉換一般不會直接降低企業總的風險,其簡單形式就是在減少某一風險的同時,增加另一風險。 ·企業可以通過風險轉換在兩個或多個風險之間進行調整,以達到最佳效果。 ·風險轉換可以在低成本或者無成本的情況下達到目的。 |
手段包括戰略調整和衍生產品等。 【例如】通過放松交易客戶信用標準,增加了應收賬款,但擴大了銷售。 |
風險證券化(Insurance一Linked Security, ILS)
信用衍生產品 —— 信用緩釋工具(CRM)
(Credit Risk Mitigation,2010年)
(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 CDS)
信用風險緩釋合約
(Credit Risk Mitigation Aggrement, CRMA)
信用風險緩釋憑證
(Credit Risk Mitigation Warrant, CRMW)
信用風險緩釋合約(CRMA)
是指交易雙方達成的,約定在未來一定期限內,信用保護買方按照約定的標準和方式向信用保護賣方支付信用保護費用,由信用保護賣方就約定的標的債務向信用保護買方提供信用風險保護的金融合約。
買入信用風險緩釋合約(CRMA)的銀行的交易對手方需要買入信用風險緩釋憑證(CRMW)。
信用風險緩釋憑證(CRMW)
是指由標的實體以外的機構創設的,為憑證持有人就標的債務提供信用風險保護的,可交易流通的有價憑證。
買入信用風險緩釋憑證(CRMW)的銀行的交易對手方需要買入信用風險緩釋合約(CRMA)。
信用風險轉換成為市場風險。
續表
名 稱 |
含 義 |
適用情況(案例) |
5.風險對沖 | 指采取各種手段,引入多個風險因素或承擔多個風險,使得這些風險能夠互相對沖,也就是,使這些風險的影響互相抵銷 | 例子有資產組合使用、多種外幣結算的使用和戰略上的多種經營等。 在金融資產管理中,對沖也包括使用衍生產品,如利用期貨進行套期保值。 風險對沖必須涉及風險組合,而不是對單一風險;對于單一風險,只能進行風險規避、風險控制 |
6.風險補償 | 指企業對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補償。 | 風險補償的形式有財務補償、人力補償、物資補償等。 財務補償是損失融資,包括企業自身的風險準備金或應急資本等。 |
7.風險控制 | 指控制風險事件發生的動因、環境、條件等,來達到減輕風險事件發生時的損失或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的目的。 風險控制對象一般是可控風險,包括多數運營風險,如質量、安全和環境風險,以及法律風險中的合規性風險 |
【概率】如室內使用不易燃地毯、山上禁止吸煙等 【損失】如修建水壩防洪、設立質量檢查防止次品出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