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背景資料
某工程公司承建南方某地區鐵路橋梁工程。該橋由5×32m混凝土簡支箱梁組成。箱梁澆筑采用支架法施工,施工期安排在6月至9月。施工中發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項目經理部按鐵道部有關規定,組建架子隊進行施工。勞務人員由其他項目(路基、隧道、橋梁下部工程)退場人員組成。勞務人員進場后,項目經理部技術人員組織勞務骨干人員開會,對技術、質量標準和要求進行了口頭交底,然后安排勞務人員進行項目施工。
事件二,該橋梁一側橋臺基礎施工過程中,發現在施工圖紙中該橋臺胸墻結構尺寸標注錯誤,如繼續照圖施工可能導致將來吊裝此邊孔梁時位置不足。由于工期緊張,施工單位自行將橋臺胸墻邊緣位置調整,然后上報駐地監理工程師。
事件三,為保證混凝土質量,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按要求摻加粉煤灰和外加劑。施工中,水泥采用硅酸鹽水泥,實測混凝土坍落度范圍為14~18cm,箱梁澆筑后采取灑水養護措施。在拆模后,經檢查發現腹板表面存在裂紋。
問題
1.針對背景資料,給出該箱梁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2.針對事件一,指出該項目在質量管理方面的不妥之處,并給出整改措施。
3.針對事件二,施工單位自行調整胸墻邊緣位置的管理工作程序是否正確?如不正確,應如何處理。
4.針對事件三,指出造成梁體混凝土質量缺陷的原因,并給出正確做法。
32、 背景資料
某鐵路橋梁工程結構設計如下:橋墩基礎采用直徑為1.5m,樁長25~30m的鉆孔樁,低樁承臺;橋梁下部結構為一般墩臺。地質條件如下:原地面往下依次為黏土、砂性土。其中靠岸的6個橋墩樁基所處位置無地下水。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發生以下情況:
事件一,承包人配置的樁基成孔設備有沖擊鉆和正循環回旋鉆機。擬將靠岸橋墩樁基的6個無地下水的樁基成孔任務分包給某施工隊,采用人工挖孔方式。為了加快施工進度,該施工隊將某墩設計的全部4個樁基同時挖孔。
事件二,某天上午7時,開始對1根水下混凝土樁澆筑,11點30分突降大雨,施工人員為避雨對該樁稍作防雨處理后即離開,13點雨停后繼續澆筑,下午5點30分在測出頂面混凝土高出設計標高50cm后停止澆筑。
事件三,該橋梁一側橋臺基礎施工過程中,發現施工圖紙中該橋臺胸墻結構尺寸標注錯誤,如按圖施工可能導致將來梁片架設時位置不足。由于工期緊張,施工單位自行將橋臺胸墻邊緣位置調整后施工,然后上報駐地監理工程師。
事件四,施工中所用水泥由建設單位組織供應,項目部管理人員認為可以放心使用,不必再按批次進行進場質量檢驗。駐地監理工程師在抽檢某批水泥時發現該批水泥安定性指標不合格。項目經理說:實在不行,可將該批水泥降級使用。
問題
1.針對事件一應采用何種成孔設備。并說明理由。
2.針對事件一中人工挖孔樁施工安排,指出該施工隊做法的不妥之處。
3.針對事件二,指出灌注樁施工做法的錯誤之處,并說明理由。
4.針對事件三,施工單位自行調整胸墻邊緣位置的做法是否正確?如不正確,應如何處理。
5.針對事件四,項目經理的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33、 背景資料
某增建二線鐵路二標段站前工程起訖點里程為DK40+000~DK110+000,詳見線路平面示意圖。沿線的既有車站中,車站D需關閉,車站A、車站B和車站C均需要改造。本標段主要工程為:路基和站場土石方50萬m3,無特殊路基;單線橋梁2座,均為預制架設32m簡支T梁,旱橋,無高墩;軌道結構全線采用有砟軌道,新建線路鋪設無縫線路,既有線路為無縫線路。本標段總工期24個月。
在車站B處設置一個鋪架基地和T梁預制場。T梁采用鐵路架橋機架梁,無縫線路采用換鋪法鋪設軌道。鋪架施工中不得中斷運營列車的通行。
鋪架基地內設置的生產區有:長鋼軌存放區,軌枕存放區,制梁區,主材、地材等各種原材料存放區,混凝土生產區。

問題
1.根據背景資料,指出除車站B外還有哪些車站可以作為鋪架運輸設備的臨時停放點,并說明理由。
2.根據背景資料,指出本標段有哪些控制性工程。
3.根據背景資料,補充鋪架基地內缺少的主要生產區。
34、 背景資料
某新建雙線I級鐵路站前工程第二標段的工程情況如下:
單洞雙線隧道I座,長5800m,且在進、出口端均設有平行導坑;采用進、出口及利用平行導坑施工正洞,隧道通風采用三個階段的通風方式,第一階段為開始掘進后短距離內的自然通風,第二、第三階段的通風是隨著隧道施工的進行,采用不同的機械通風方式。施工前,承包商自行將隧道工程全部分包給具有相關資質的當地企業,并與之簽訂施工分包合同。
雙線橋梁1座/3480m,橋梁位于市區,基礎均為鉆孔樁,樁徑1.2~1.5m,樁長25~35m,樁基地質為黏土及砂性土;上部結構均為跨徑32m的簡支T梁。針對橋梁樁基,承包商可以調配的成孔設備有沖擊鉆機、回旋鉆機和旋挖鉆機。
路基土石方共計30萬m3,其中有一處石方路塹距離營業線15m,路塹高度為1~3m,需要爆破施工。
軌道為有砟軌道,采用換鋪法鋪設跨區間無縫線路。承包商制定的換鋪法施工正線無縫線路的施工流程為:①施工準備-②攤鋪底層道砟-③鋪設軌排和架梁-④初步上砟整道-⑤機械化上砟整道-⑥單元軌焊接-⑦軌道檢測-⑧軌道整修及打磨-⑨軌道檢測及驗收。
問題
1.根據背景資料,指出承包商的分包行為是否合法,并說明理由。
2.根據背景資料,給出隧道第二、第三階段的通風方式。
3.根據背景資料,選擇適合當地環境的鉆機類型,并說明理由。
4.根據背景資料,指出鄰近營業線石方路塹應采用的爆破方法。
5.根據背景資料,指出換鋪法施工流程中工序④和工序⑤之間、工序⑦和工序⑧之間遺漏的工序名稱。
35、背景資料
某貨物列車運行到某鐵路K396+897處,線路左側擋墻突然坍塌,造成機車脫軌,無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685萬元,中斷行車8小時12分。
經調查發現:該段擋墻工程由項目經理部分包給當地村委會施工;項目經理部技術人員僅向施工人員進行了口頭技術交底,砂漿按體積配合比交底;隱蔽工程檢查證只有施工人員簽字;擋墻基礎設計厚度為2.2m,實測最薄處僅為0.55m,基底有雜草和樹根;擋墻泄水孔普遍無水跡;片石塊徑大部分為8~1 5cm,砂漿松散。
問題
1.按照鐵路建設工程質量事故調查處理規定,指出該事故的類別。
2.根據背景資料,指出導致該段擋墻坍塌質量原因。
3.根據背景資料,指出該項目經理部在該段擋墻施工現場管理方面存在的錯誤做法,并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