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 著作權
著作權又稱版權,指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
著作權包括精神權利 ( 人身權利 ) 和經濟權利 ( 財產權利 ) 兩個方面。
精神權利包括 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
( 四) 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準許某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對國有土地享有開發、利用、經營的權利。
企業可以通過行政劃撥、外購、投資者投人等方式取得土地的使用權。
取得士地使用權有時可能不花費任何代價,如企業所擁有的未入賬的土地使用權,不能將其作為無形資產核算。
取得土地使用權時花費的支出,則應將其資本化,作為無形資產核算。這里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企業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土地使用權 , 企業要支付一筆出讓金。另一種情況是企業原先通過行政劃撥獲得土地使用權,有人賬核算,在將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出租、抵押、作價人股和投資時,應按規定將補交的土地出讓價款予以本金化,作為無形資產入賬核算。
( 五 ) 非專利技術
指未經公開也未申請專利,但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巳采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護 , 但為發明人所壟斷,具有實用價值的各種技術和經驗 , 如設計圖紙、資料、數據、 技術規范、工藝流程、材料配方、管理制度和方法等。非專利技術具有經濟性、機密性和 報考性等特點。
如果是自己研究開發的,研究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會計核算上一般將其全部作為當期費用處理,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
從外部購人的,應按實際發生的一切支出,予以本金化,作為無形資產入賬核算。
( 六 ) 特許權
又稱經營特許權、專營權,是指企業在某一地區經營或銷售某種特定商品的權利或是一家企業接受另一家企業使用其商標、商號、技術秘密等的權利。
前者一般是由政府機構授權準許企業使用或在一定地區享有經營某種業務的特權,如水電、煙草專賣;后者指企業間依照簽訂的合同,有限期或無限期使用另一家企業的某些權利,如連鎖店使用總店的名稱。會計上的特許權主要是后一種情況。
三、無形資產攤銷
企業應將入賬的無形資產在一定年限內攤銷,攤銷金額計入管理費用,同時沖減無形資產賬面價值。
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無形資產攤銷主要涉及無形資產成本、攤銷開始月份、攤銷方法、攤銷年限、殘值等因素。
四、無形資產轉讓
轉讓無形資產的方式有兩種 : 一種是轉讓其所有權 , 另一種是轉讓其使用權。
企業轉無形資產所有權時 , 應將所得價款與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例如,企業出售一項元形資產,攤余價值 100 萬元,相關減值準備 10 萬元,出售所得價款為 85 萬元。為此該企業當期的損失為 : 100-10-85=5 萬元。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的情況下,不應注銷無形資產的賬面攤余價值,轉讓取得的收入計人其他業務收入,發生的與轉讓有關的各種費用支出,計入其他業務支出。
其他資產的核算內容
lZ102025 掌握其他資產的核算內容
主要包括:長期待攤費用、臨時設施和其他長期資產。
一、長期待攤費用
指企業已經支出,攤銷期限在 1 年以上 ( 不含 1 年 ) 的各項費用。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
1. 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
2. 租人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在租賃期限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限內平均攤銷。
3.企業在籌建期間內所發生的費用,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人固定資產價值的借款費用等,待企業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
應當由本期負擔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為長期待攤費用處理。
二、臨時設施
是指施工企業為保證施工生產活動和管理活動的正常進行而在施工現場建造的供施工生產和生活使用的臨時房屋、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各種臨時性的簡易設施。
三、其他長期資產
一般包括:國家批準儲備的特種物資、銀行凍結存款以及涉及訴訟中的財產。
負債的概念和特征
1Z102030 負債的核算
( 一 ) 負債
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義務,不屬于現時義務,不應當確認為負債。
( 二 ) 負債的特征
1. 負債是基于過去的交易或事項而產生的。
2. 負債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
3. 負債的清償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4. 負債通常是在未來某一時日通過交付資產或提供勞務來清償。有時,也可以通過承諾新的負債或轉化為所有者權益來了結一項現有負債。
負債按照流動性可以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