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一、施工成本核算的原則、依據范圍和程序
一、成本核算的原則
項目成本核算應堅持形象迸度、產值統計、成本歸集同步的原則,即三者的取值范圍應是一致的。形象進度表達的工程量、統計施工產值的工程量和實際成本歸集所依據的工程量均應是相同的數值。
二、成本核算的依據
三、成本核算的范圍
時間范疇:從建造合同簽訂開始至合同完成為止。
核算要求:按照成本項目來歸集企業施工生產經營費用。
施工企業在核算產品成本時:
1.屬于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和其他直接費等直接成本費用,直接計入有關工程成本。
2.間接費用,是指企業各施工單位為組織和管理工程施工所發生的費用【2020】。
四、成本核算的程序
成本核算是企業會計核算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根據工程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作用,按照企業會計核算程序總體要求,確立工程成本核算程序。
1.審核費用:確定計入工程成本的費用和計入各項期間費用的數額。
2.區分計入本月工程成本和其他月份的成本;
3.分配和歸集,計算各工程成本;
4.對未完工程盤點,確定本期已完工程實際成本;
5.將已完工程成本轉入工程結算成本,核算竣工工程實際成本。
知識點二、施工成本核算的方法
施工項目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有表格核算法和會計核算法。
1.表格核算法
優點:簡便易懂,方便操作,實用性較好;
缺點:難以實現較為科學嚴密的審核制度,精度不高,覆蓋面較小。
2.會計核算法
項目財務部門一般采用此種方法。
優點:科學嚴密,人為控制的因素較小而且核算的覆蓋面較大;
缺點:對核算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工作經驗都要求較高。
兩種核算方法的綜合使用
(1)用表格核算法進行工程項目施工各崗位成本的責任核算和控制;
(2)用會計核算法進行工程項目成本核算。
知識點三、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據、內容和步驟
一、成本分析的依據【2020】
施工成本分析的主要依據是會計核算、業務核算和統計核算所提供的資料。
(1)會計核算
會計核算主要是價值核算。
會計記錄具有連續性、系統性、綜合性等特點,是施工成本分析的重要依據。
(2)業務核算
業務核算的范圍比會計、統計核算要廣。
會計和統計核算一般是對已經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
業務核算不但可以核算已經完成的項目是否達到原定的目的、取得預期的效果,而且可以對尚未發生或正在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它的特點是對個別的經濟業務進行單項核算;業務核算的目的,在于迅速取得資料,以便在經濟活動中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整。
(3)統計核算
它的計量尺度比會計寬,可以用貨幣計算,也可以用實物或勞動量計量。
二、成本分析的內容
(1)時間節點成本分析。
(2)工作任務分解單元成本分析。
(3)組織單元成本分析。
(4)單項指標成本分析。
(5)綜合項目成本分析。
三、成本分析的步驟(順序)
(1)選擇成本分析方法
(2)收集成本信息;
(3)進行成本數據處理;
(4)分析成本形成原因
(5)確定成本結果。
知識點四、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一、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包括比較法、因素分析法、差額計算法、比率法等。
1.比較法
(1)將實際指標與目標指標對比(以此檢查目標完成情況)
(2)本期實際指標與上期實際指標對比(可以看出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的變動情況,反映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
(3)與本行業平均水平、先進水平對比(可以反映本項目的技術和經濟管理水平與行業的平均及先進水平的差距,進而采取措施提高本項目管理水平)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稱連環置換法,可用來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在進行分析時,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發生了變化,而其他因素則不變,然后逐個替換,分別比較其計算結果,以確定各個因素的變化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計算步驟與原則:
先實物量,后價值量;先絕對值,后相對值;
因素分析法一般計算過程【2014計算/2018計算】

3.差額計算法
差額計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種簡化形式。
4.比率法
(1)相關比率法(如,產值工資率)
(2)構成比率法(可以考察成本總量的構成情況及各成本項目占總成本的比重,同時也可看出預算成本、實際成本和降低成本的比例關系,從而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
(3)動態比率法(通常采用基期指數和環比指數兩種方法)。
二、綜合成本的分析方法
1.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2014/2016】
(1)是施工項目成本分析的基礎。【2018/2020】
(2)分析對象為已完成分部分項工程。
(3)分析的方法是:進行預算成本、目標成本和實際成本的“三算”對比,分別計算實際偏差和目標偏差。
(4)分析的資料來源是:【2019多】
預算成本來自投標報價成本;
目標成本來自施工預算;
實際成本來自施工任務單的實際工程量、實耗人工和限額領料單的實耗材料。
(5)通過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可以了解項目成本形成的全過程,為竣工成本分析和今后的項目成本管理提供參考資料。
由于施工項目包括很多分部分項工程,無法也沒有必要對每一個分部分項工程都進行成本分析。特別是一些工程量小、成本費用少的零星工程。但是,對于那些主要分部分項工程必須進行成本分析,而且要做到從開工到竣工進行系統的成本分析。
2.月(季)度成本分析(是定期的、經常性的中間成本分析)
3.年度成本分析
(1)通過年度成本的綜合分析,可以總結一年來成本管理的成績和不足,為今后的成本管理提供經驗和教訓。
(2)年度成本分析的依據是年度成本報表。
(3)年度成本分析的內容,除了月(季)度成本分析的六個方面以外,重點是針對下一年度的施工進展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以保證施工項目成本目標的實現。
4.竣工成本的綜合分析
單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應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1)竣工成本分析;
(2)主要資源節超對比分析;
(3)主要技術節約措施及經濟效果分析。
三、成本項目的分析方法
1.人工費分析
2.材料費分析
3.采購保管費分析【2020】
四、專項成本分析方法
針對與成本有關的特定事項的分析,包括成本盈虧異常分析、工期成本分析、資金成本分析等內容。
1.成本盈虧異常分析
檢查成本盈虧異常的原因,應從經濟核算的“三同步”(形象進度、產值統計、實際成本)入手。因為項目經濟核算的基本規律是:在完成多少產值、消耗多少資源、發生多少成本之間,有著必然的同步關系。如果違背這個規律,就會發生成本的盈虧異常。
“三同步”檢查是提高項目經濟核算水平的有效手段,不僅適用于成本盈虧異常的檢查,也可用于月度成本的檢查。“三同步”檢查可以通過以下五個方面的對比分析來實現。
(1)產值與施工任務單的實際工程量和形象進度是否同步;
(2)資源消耗與施工任務單的實耗人工、限額領料單的實耗材料、當期租用的周轉材料和施工機械是否同步;
(3)其他費用(如材料價、超高費和臺班費等)的產值統計與實際支付是否同步;
(4)預算成本與產值統計是否同步;
(5)實際成本與資源消耗是否同步。
2.工期成本分析
(1)工期成本分析是計劃工期成本與實際工期成本的比較分析。
(2)工期成本分析一般采用比較法,即將計劃工期成本與實際工期成本進行比較,然后應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種因素的變動對工期成本差異的影響程度。【2017】
3.資金成本分析
(1)資金與成本的關系是指工程收入與成本支出的關系。
(2)進行資金成本分析通常應用“成本支出率”指標,即成本支出占工程款收入的比例,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支出率=(計算期實際成本支出/計算期實際工程款收入)×100%
通過對“成本支出率”的分析,可以看出資金收入中用于成本支出的比重。結合儲備金和結存資金的比重,分析資金使用的合理性。
知識點五、成本考核的依據和方法
成本考核是衡量成本降低的實施效果,也是對成本指標完成情況的總結和評價。
一、成本考核的依據
成本考核的依據包括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的資料。
二、成本考核的指標
(1)成本計劃的數量指標,如:
1)按子項匯總的工程項目計劃總成本指標;
2)按分部匯總的各單位工程(或子項目)計劃成本指標;
3)按人工、材料、機具等各主要生產要素劃分的計劃成本指標。
(2)成本計劃的質量指標,如施工項目總成本降低率,可采用:
1)設計預算成本計劃降低率
=設計預算總成本計劃降低額/設計預算總成本;
2)責任目標成本計劃降低率
=責任目標總成本計劃降低額/責任目標總成本。
(3)成本計劃的效益指標,如工程項目成本降低額:
1)設計預算成本計劃降低額
=設計預算總成本-計劃總成本;
2)責任目標成本計劃降低額
=責任目標總成本-計劃總成本。
三、成本考核的方法
公司應以項目成本降低額、項目成本降低率作為對項目管理機構成本考核的主要指標。【2018多】
成本考核可分別考核公司層和項目管理機構。
經典習題
通過計算材料成本及其占總成本的比重以判定材料成本的合理性,該成本分析方法是( )。
A. 相關比率法
B. 指標對比分析法
C. 動態比率法
D. 構成比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