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棕櫚油與豆油期貨價格走勢分析
豆油期貨5月合約與9月合約價格走勢圖

棕櫚油5月合約與9月合約價格走勢圖

2009年以來,宏觀經濟復蘇與通貨膨脹預期引發了大宗商品市場的大幅反彈,但油脂市場供需基本面供過于求的格局遏制了油脂類期貨反彈的幅度。從大連商品交易所棕櫚油與豆油期貨的價格走勢來看,豆油期貨的遠期合約價格低于近期合約價格,處于反向市場格局,而棕櫚油期貨的遠期合約價格略高于近期合約價格,處于正向市場格局。由于豆油與棕櫚油在食用消費領域具有強替代性,兩者的價格走勢也應該高度相關,但在期貨市場上,兩者一個品種處于正向市場,另一個品種卻處于反向市場,這一格局隱含了兩個期貨品種之間存在套利的機會。
二、價差分析
豆油9月減5月合約與棕櫚油9月減5月合約價差走勢圖

從豆油9月與5月合約的價差與棕櫚油期貨9月與5月合約的價差走勢圖來看,前期兩個序列都為負值,這表明豆油與棕櫚油都處于反向市場格局。棕櫚油與豆油1009合約掛牌交易后,棕櫚油與豆油期貨遠月合約與近月合約的價差出現了一定的背離。棕櫚油9月合約與5月合約的價差為正,豆油9月合約與5月合約的價差仍然為負。作為具有高度替代性的植物油脂,市場格局應該一致,棕櫚油與豆油期貨市場的格局出現短期的背離,意味著市場存在套利的機會。
豆油與棕櫚油5月合約價差及豆油與棕櫚油9月合約價差走勢圖

豆油與棕櫚油同月合約價差走勢圖顯示,5月合約的價差較9月合約的價差要高。在豆油與棕櫚油供需基本面不發生較大變化的的情況下,兩者的價差在短期內應該保持一致。對于豆油與棕櫚油來說,豆油的供給主要受南美、美國和國內的影響較大,而棕櫚油供給主要受東南亞主產國的影響較大。當前美國與中國大豆新豆集中上市,將打壓大豆及豆油的價格。由于豆油與棕櫚油在自身供給方面的情況不同,在短期內不同月份合約的價差會出現不同,但長期來看,相同合約的價差應該趨于一致。為了分析豆油與棕櫚油9月合約價差與5月合約價差的走勢,將豆油與棕櫚油9月合約價差與5月合約價差相減,得到新的序列,定義新序列為Y,對Y序列作圖,序列走勢如圖5所示。
豆油與棕櫚油期貨9月合約價差及5月合約價差相減序列走勢圖

對豆油與棕櫚油9月合約價差與5月合約價差相減得到的序列Y進行描述統計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表 序列描述統計分析結果

Y序列的平均值為29.71,標準差為12.41,眾數為6。截止9月25日,序列的值為-126,與序列的平均值還相差155.71。根據統計規律,序列Y將向均值回歸。
三、套利機會與預期收益分析
依據上述分析,可以判斷豆油與棕櫚油期貨9月合約價差與5月合約價差相減得到的序列Y在未來會收斂到均值29.71附近。因此,可以判斷豆油與棕櫚油9月合約的價差擴大的幅度會大于5月合約價差擴大的幅度,或者9月合約的價差縮小的幅度會小于5月合約價差縮小的幅度。也就是說,市場存在買豆油9月合約,買棕櫚油9月合約,賣豆油5月合約,買棕櫚油5月合約的跨品種、跨期組合套利機會。
根據上述分析,在9月25日進行套利操作,等序列Y回歸至均值附近,將獲得155的價差收益。當然,Y序列存在繼續擴大的風險,Y序列在樣本期間的最小值為-278,而9月25日為-126,處于最小值與均值的均值,倘若序列Y繼續擴大,可以進一步追加套利操作。
結論
本文分析了棕櫚油與豆油期貨4個不同合約之間的價差關系,建立了一個跨品種、跨期套利的組合套利模型。根據對模型的決策序列Y進行統計分析,得出存在買豆油9月合約,買棕櫚油9月合約,賣豆油5月合約,買棕櫚油5月合約的跨品種、跨期組合套利機會。跨品種、跨期組合套利模型通過對兩個品種不同合約的價差進行分析,進一步縮小了期貨投資出現單邊行情時產生的風險,增強的盈利的穩定性。
相關推薦: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