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經驗教訓
回首自己的司考歷程,覺得以下幾個方面需要引起注意。
要牢固樹立信心。司考之路比較艱辛,準備考試的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如果沒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和敢打必勝的信心,恐怕很難支撐長達數月的艱苦復習,這個道理很淺顯,也很重要。春節回家,我與表妹下跳棋,這是我以前從來沒有玩過的游戲。父親在旁邊隨口說了一句:我聽你同學說,只要是你想干的事情,沒有干不成的。這句話我記住了,結果跳棋我贏了,司考我堅持下來了。
要扎實打好基礎。基礎知識在司考中占有很大比例,抓住基礎就等于抓住了司考的“命門”。從步驟上來講,首先需要細致閱讀教材,第一遍掌握總體框架并勾畫重點內容,第二遍則要重點記憶“勾畫”,而且每一遍都要細,要注重效果,不能圖快,寧愿少看些,也要看精些;其次需要認真閱讀法條,方法上可以與教材相同,但對重點法條這還遠遠不夠;再次需要總結比較,歸納相同之處、區別相似之處是鞏固基礎的最好方法,比如卷一第75題“商業銀行須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
構批準的行為”就是典型的總結題,而像國內仲裁證據保全與涉及仲裁證據保全管轄權的區別十分細微,這就是需要比較的。
要認真記憶重點。司考離不開記憶,但必須把握重點,全部記憶恐怕常人難以做到。對重點內容的厘定,可以結合往年的真題,也可以直接借鑒一些現成的總結材料來進行。比如對各類訴訟程序的審限、公司出資比例等諸多重要數字、證券上市的文件要求、個人所得稅免稅項目等等都必須明確記憶,而且必須毫不模糊。
要切實理解理論。隨著司考內容的變化,對理論問題的理解顯得越來越重要。比如法理學的相當一些問題只能靠理解,單純去記憶將毫無成效;再比如對于“撤銷權和代位權”,恐怕理解要比硬記更好;再比如對于卷四的論述題,如果沒有對法學基本理論的深厚理解,結果很難想象。
要科學對待做題。多做模擬練習試題,是提高應試能力的重要途徑。但必須明確,做題的目的是為了查缺補漏、開拓思路、幫助記憶、增進理解、了解題型、掌握方法,不能為了做題而做題。首先要選擇有質量的模擬試題。設計良好的模擬試題會使你受益匪淺,反之不僅會浪費你的精力和財力,甚至會使你誤入歧途。其次要以考試的態度進行模擬練習。先自己做,而后再對答案,特別要注意看解析,錯了的一定要對照法條和教材把問題弄清楚。再次要數量適度,不要實行“題海戰術”。畢竟各類模擬試題都會側重大家普遍認為的重點,大量做題會使一些“非重點”被弱化,不敢保證這部分內容不會出現的考試中。當然,歷年真題是必須要認真研究的。
要積極參與交流。也許你足夠聰明,但你的思維總是有限度的,而其他人的思維或多或少會彌補你的一些缺陷,更何況別人總結出的一條經驗可能是你需要花很長時間累計的。在復習中,遇到一時難以理解的問題,要及時與同學交流、探討甚至爭論,這是十分重要的,正所謂“事實越辯越清,真理越說越明”。
四、幾個細節準備
司考是一項系統工程。有些細節,你注意了,可能未必會加快“工程進度”,但如果你疏忽了,卻極可能會阻礙“施工”,甚至會決定成敗。
要注意親自動手。當第四卷考到后半程的時候,搓揉著已經麻木的右手,我開始后悔。平時復習,面對第四卷的模擬,我往往都是想想思路就去對答案了。這種做法最終報復了我:一是各個試題之間的時間分配不合理,直接導致后面三個大題時間緊張;二是長期以電腦鍵盤代替鋼筆,字跡凌亂,甚至有的字已經不會寫了。
要注意考前準備。把身份證、準考證裝在文具包里,考試出門前拿出來看看(包括是否已過有效期);鉛筆削成易于填涂機讀卡的形狀,有條件的最好驗證一下機器可否識別;準備好自己最適應的鋼筆或簽字筆;有條件的可以提前到考場看看他們準備的桌椅,并親自坐下來寫寫字,適應一下等等。也許這些很好笑,但的確很重要。試想如果機器無法全部識別你填涂的機讀卡,會如何?
要注意平時積累。平時多看看報紙,特別是法律版和社會版的,會對你考試有所幫助。運氣好的話,也許會考你見過的案例。找些法律文書、論述題來背背,會對論述題考試有所幫助。
要注意勞逸結合。要完成艱苦的備考任務,就必須有健康的身體。人不是鐵打得,復習要有張有弛,形成一定規律。特別是臨近考試的時候,千萬不要再“開夜車”。充沛的精力和放松的心態,是取得勝利的必要條件。試想昨夜失眠的你,出現在今天的考場上,會怎樣?
后記:寫著寫著,才發現已經嘮嘮叨叨這么多了,不過這也都是有感而發,不吐不快。
由于沒有經過深入思考,加之文筆亦不精美,難免瑕疵頗多,貽笑大方。唯一的,就是希望需要在司考之路上繼續努力的朋友少走些彎路,并請他們記住:如果認定了你的目標,就要努力去追求她,僅此而已。
最后,感謝給予了我關心幫助的愛人、父母、同學、朋友和單位領導,祝他們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