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問題】識別與先決問題的區別。
【解答】識別與先決問題:所謂識別是指依據一定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概念對有關事實作出定性或分類,把它歸入到特定的法律范疇,從而確定應援用哪一沖突規則的法律認識過程。
所謂先決問題又稱附帶問題,是指在涉外民事關系中有的爭訟問題的解決必須以首先解決另外一個問題為條件,這時,爭訟問題稱為主要問題,而這個首先解決的另一問題稱為先決問題。
識別和先決問題是法律適用過程當中的兩個比較重要的問題,他們都有各自比較鮮明的特征和構成要素,相互之間基本不會發生混淆。
6.【問題】全民公決。
【解答】通常的全民公決,又稱全民投票或公民表決,是全體公民對重大問題投票作出決定。它起源于古希臘城邦雅典的公民大會。那時候雅典所有重要事情都由全體公民投票決定,為此每月至少舉行一次全民公決。求諸于全民公決的內容大多是關系國家前途命運和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它通常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大選公決,包括直接選舉總統和對是否提前進行總統或議會大選進行全民公決。
憲法和改革公決,即以全民公決的方式決定是否通過新憲法,是否贊同經濟、政治、文化等重大的改革措施等。
國際問題公決,包括就是否參加國際組織、簽訂國際條約、加入國際行動等進行公民投票。
7.【問題】報復與反報的區別。
來源:考試大 【解答】反報是指一國對于他國不禮貌、不友好但不違法的行為,采取相同或相似的不禮貌、不友好但不違法的行為予以回報。如一國對于本國公民或僑民在他國受到的不公平或歧視性待遇進行反報;一國在貿易、航運、關稅等問題上對他國給予的不平等待遇的反報;一國對其外交官被駐在國驅逐的反報等。而報復是指一國對于他國的國際不法行為,采取與之相應的措施作為回應。報復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停止執行某些條約;扣押對方船只和財產;實行貿易禁運等。反報和報復針對的都是不友好或非法的行為,一旦行為國停止了其受對抗的行為,則反報或報復應立即停止。
8.【問題】什么叫“非關稅壁壘”?
【解答】非關稅壁壘,是指關稅以外的各種限制進口的措施。非關稅壁壘可以分為直接的和間接的兩大類:直接的非關稅壁壘措施也稱直接的數量限制,是由進口國直接對進口商品的數量或金額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國直接限制商品的出口。這類措施有:進口配額制、許可證制、“自動”出口限制等。間接的非關稅壁壘措施是對進口商品制定嚴格的條例或規定,間接地限制商品進口,如進口押金制、最低進口限價、苛刻復雜的技術標準等。
9.【問題】什么叫“反向協商一致”?
【解答】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規則的“反向協商一致”就是協商一致反對,否則該事項通過。也就是說,在爭端解決機構審議有關事項時,只要不是所有參加成員協商一致反對,則視為通過。
10.【問題】保障措施的期限?
【解答】《保障措施條例》第二十六條:保障措施的實施期限不超過4年。
符合下列條件的,保障措施的實施原創期限可以適當延長:法律 教育 網
?。ㄒ唬┌凑毡緱l例規定的程序確定保障措施對于防止或者補救嚴重損害仍然有必要;
?。ǘ┯凶C據表明相關國內產業正在進行調整;
?。ㄈ┮呀浡男杏嘘P對外通知、磋商的義務;
?。ㄋ模┭娱L后的措施不嚴于延長前的措施。
一項保障措施的實施期限及其延長期限,最長不超過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