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乙在河邊聽到有人喊抓賊,看到竊賊丙從對岸涉水過河。甲拿起木棍打丙,丙害怕,就掏出偷來的3000元,表示如果不打就將偷來的錢給甲、乙二人。甲、乙拿走3000元,
并強行壓制丙反抗進行搜身,掏出500元。丙說這是自己的錢,但甲、乙不予理睬。丙隨后躲藏起來,追趕丙的人問甲、乙是否看到丙,甲、乙謊稱丙朝某方向逃走。下列說法錯誤的有?()
A、甲、乙成立搶劫罪的共犯,犯罪數額為3500元
B、甲、乙謊稱丙朝某方向逃跑的行為成立窩藏罪
C、丙被迫將3000元給甲、乙,甲、乙成立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D、甲、乙謊稱丙朝某方向逃跑的行為不成立包庇罪
參考答案:A,B
參考解析:甲、乙對丙主動上交的盜竊而來的3000元成立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對從丙身上搜出的500元成立搶劫罪,數罪并罰,具體分析如下:搶劫罪要求使用暴力、強迫等強制手段壓制對方反抗,對方因無法反抗而放棄財物,行為人因此取得財物。對于甲、乙從丙處獲得的3000元來說,并不存在足以壓制其反抗的強制手段,這筆贓款系丙為自保而主動交由甲、乙的,目的是為了讓兩人不毆打自己,保護自己合法的人身法益,構成緊急避險。甲、乙明知這筆錢是丙盜竊所得贓款仍收下,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對于其后兩人從丙身上強行搜身獲得的500元來說,則成立搶劫罪,原因在于甲、乙實施了足以壓制丙反抗的強制行為,并利用了對方這種不能反抗、不敢反抗的狀態取得錢款,因此構成搶劫罪。綜上所述,甲、乙的前后兩個行為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和搶劫罪,金額分別為3000元和500元,應當數罪并罰。A錯誤,C正確。窩藏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的行為;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證明包庇的行為。因此B錯誤,D正確。
掃碼領法考歷年真題答案/進報名答疑群:

領法考真題答案 | 
進法考報名答疑群 |
2、甲、乙約定,甲負責扒竊,乙負責掩護。甲在扒竊時被被害人發現,被害人嘲笑甲的扒竊技術低劣,甲憤而將被害人打成輕傷。在甲毆打過程中,乙發現被害人的錢包掉在地上,于是當著被害人的面將錢包拿走。此外,在甲毆打被害人的過程中,乙只是站在一旁,一言不發,也沒有動手。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甲、乙共同扒竊的行為構成盜竊未遂的共犯
B、甲傷害被害人的行為另構成故意傷害罪
C、乙拿走被害人錢包的行為構成搶劫罪,與甲構成共犯
D、乙拿走被害人錢包的行為構成盜竊罪
參考答案:A,B,D
參考解析:甲、乙成立盜竊罪(扒竊)未遂的共犯;甲單獨成立故意傷害罪(輕傷);乙單獨成立盜竊罪,屬于公開盜竊。具體分析如下:甲、乙事前共同約定進行扒竊,甲負責扒竊,乙負責掩護,二人在盜竊這一犯罪上成立共犯,因甲在扒竊時被被害人發現,故成立盜竊罪未遂的共犯;甲憤而毆打被害人致其輕傷的過程,乙沒有參與其中提供物理或心理性的幫助,因此甲單獨成立故意傷害罪(輕傷);乙當著被害人面拿走錢包只能認定為盜竊罪,且屬于公開盜竊,不能認定為搶劫罪,因為乙只是利用了甲的毆打行為造成的被害人處于不能反抗,不知反抗的狀態,而甲、乙二人事前并無搶劫罪的通謀,因此乙單獨成立盜竊罪。綜上所述,甲的行為與乙成立盜竊罪(扒竊)的共犯,單獨成立故意傷害罪(輕傷):乙的行為與甲成立盜竊罪(扒竊)的共犯,單獨成立盜竊罪且屬于公開盜竊。
3、甲對國家工作人員乙聲稱自己因販毒缺少資金,請求乙幫忙挪用公款,并許諾有好處。乙幫甲挪用了100萬元,甲用于販毒。后甲送給乙10萬元。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甲只構成販賣毒品罪和行賄罪
B、甲構成販賣毒品罪、行賄罪、挪用公款罪(教唆犯)
C、乙只構成挪用公款罪和受賄罪
D、乙構成挪用公款罪、受賄罪、販賣毒品罪(幫助犯)
參考答案:B,D
參考解析:甲販毒毫無疑問,構成販賣毒品罪。甲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乙財物,構成行賄罪。行賄罪與受賄罪屬于對向犯,一般情況下,雙方同時成立犯罪。乙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甲的財物,為甲謀取不正當利益。因此乙構成受賄罪。收受賄賂時,要求為他人謀取利益,不要求為他人實現利益,只要求許諾為他人謀取利益,也即將“為他人謀取利益”為籌碼,收受賄賂。乙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幫助甲販毒,還構成挪用公款罪和販賣毒品罪的幫助犯。甲教唆乙挪用公款,構成挪用公款罪的教唆犯,故BD項正確。
4、下列關于刑事訴訟期間的表述,錯誤的有?( )
A、自訴案件的一審審限是6個月
B、公訴案件的二審審限是6個月
C、簡易程序的一審審限是1個月
D、死刑復核程序的審限是6個月
參考答案:A,B,C,D
參考解析:自訴案件的第一審審限可長可短,關鍵看被告人有沒有被羈押,被告人被羈押的,適用公訴案件第一審審限,即一般為2個月,可以延長至3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案件、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或者交集流廣、重大復雜的案件,經過上一級法院批準,可以再延長3個月。被告人未被羈押的,審限為6個月。所以A說自訴案件一審審限就是6個月不嚴謹,A錯誤。公訴案件第二審審限,一般為2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案件、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或者交集流廣、重大復雜的案件,經過省高級法院批準,可以再延長2個月,即4個月。B說公訴案件的二審審限是6個月錯誤。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后20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3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可見,C說簡易程序的一審審限是1個月錯誤。死刑復核程序沒有審限規定,復核時間由復核法院決定,故D說死刑復核程序的審限是6個月錯誤。
5、甲國商船“青云號”在運送一批貨物時需要穿過我國領海。當其進入我國專屬經濟區時被我國海警巡邏船發現涉嫌從事走私行為,向其發出停駛信號后,“青云號”反而開始向公海逃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青云號”有無害通過我國領海的權利,我國不能對其進行任何干預
B、“青云號”可以在通過我國領海時進行科研測量
C、我國海警巡邏船從我國專屬經濟區開始的緊追符合國際法的規定
D、根據國際法的規定,緊追必須連續不斷,所以緊追途中不能換船
參考答案:A,B,D
參考解析:首先要注意本題問的是“錯誤”選項。選項A不符合法律的規定,應當選。根據國際法的規定,外國船舶在沿海國領海有無害通過的權利,但沿海國仍舊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管制。沿海國可以指定航道或分道航行,可以國家安全為由在特定區域暫停實施無害通過。本題中的說法顯然不符合法律的規定,另外“任何”這一說法過于絕對。這樣的詞匯在題目中出現時要特別注意。另外無害通過只適用于船舶,不適用于飛機。我國法律規定無害通過也不適用于軍艦。潛水艇可以適用無害通過制度,但必須浮出水面并展示旗幟。選項B不符合法律的規定,應當選。根據國際法的規定,在無害通過中進行捕魚、研究和測量屬于有害行為。大家一定要特別注意這些看上去“無害”的情形。和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理解差異巨大的知識點往往是考查的重點內容。選項C符合法律的規定,不應當選。根據國際法的規定,緊追可以從內水、領海、毗連區和專屬經濟區內開始。在專屬經濟區開始的緊迫限于對專屬經濟區法律的違反。但我國相關立法則有所不同,根據我國立法在專屬經濟區開始的緊追不限于對專屬經濟區法律的違反,只要違反我國法律即可。另外,必須“先警告、再緊追”,即在緊追開始前應該在被緊追對象的視聽范圍內向其發出停駛信號。綜合上述內容,我國海警巡邏船開始緊追的行為符合法律的規定。另外緊追權的行使主體是軍用飛機和船舶以及經授權并有清楚標識可識別的政府船舶和飛機。選項D不符合法律的規定,應當選。根據國際法的規定,緊追必須“連續不斷”,但可以換船。先船必須等后船到達后再行退出,即可以形象地理解為“接力”。所以D項中不能換船的說法不符合法律的規定。
熱點推薦:
2021年法考題庫:[章節練習][歷年真題][模擬試題][全真機考]在線測試
2021年法考報考信息查詢:法考報考條件/報名時間/考試時間
233網校法考火熱招生:講師帶你直擊考點、穩拿關鍵分、主客觀全面提升!【點擊前往>>】
加法考學霸君【ks233wx19】好友領《2020年法考真題答案》、包郵送《法考精編講義》教輔、享一對一報考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