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考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刷題!從備考到考試都離不開做題,考前刻意訓練自己的做題思路和做題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考場上才能得心應手。一起來完成今日的刷題打卡吧:
插入模塊
1、甲的父親死后,其母將甲家住宅獨自占用。甲對此深為不滿,拒絕向母親提供生活費。其 母將甲告上法庭。法官審理后判決甲每月向其母提供生活費300元。對此事件,下列哪一理解 是正確的?( )
A 、 該事件表明,子女對父母只承擔法律義務,不享有法律權利
B 、 法官作出判決本身是一個法律事實
C 、 法官的判決在原被告之間不形成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關系
D 、 子女贍養父母主要是道德問題,法官判決缺乏依據
參考答案: B
參考解析:該事件并不表明子女對父母只承擔法律義務,不享有法律權利。首先,根據《民法典》,父 母子女關系是雙向的,子女對父母承擔義務,但同時也享有權利。其次,甲母獨自占用甲家住宅, 可能侵犯了甲的繼承權,應當對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這不影響甲對甲母贍養義務的履行。故A 選項錯誤。 法官的判決將原被告間的贍養關系在法律上確認下來,在原被告之間形成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關 系,屬于法律事實。故B選項正確,C選項錯誤。 子女贍養父母,《憲法》、《民法典》有明確規定,并不僅僅是道德問題,已經上升為法律問題。 故D選項錯誤。
2、關于法的特征,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
A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并不禁止在立法上作出合理區別的規定
B 、 根據法律規定,人對不能預見的事項,不承擔過錯責任
C 、 非規范性法律文件任何人都不可以違反,因此其具有一定的普遍約束力
D 、 法律具有國家強制力,但不是所有具有國家強制力的都是法律
參考答案: C
參考解析:法具有6個特征:規范性、國家意志性、普遍性、權利義務性、國家強制性和程序性、可訴 性。在馬克思主義法學看來,法律必須同時具備這6個特征。 法的普遍性有三層含義,其一,主權范圍內普遍有效;其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三,法律不能 強人所難,規定人們做不到的事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是機會的平等,在法律適用上的平 等,而不是絕對平均。為了保證機會上的平等,我們在立法時應當作出合理區別,如對弱者應當重 點保護。故,A選項正確。 意外事件是人們憑借心智難以預見的事情,如果法律規定人們對意外事件負擔過錯責任,實際上就 是強人所難。故,B選項正確。注意,對于意外事件,人們不是不承擔責任,而是不承擔過錯責任。 法的規范性的核心含義是針對不特定主體反復適用,這種針對不特定主體反復適用的效力又叫作普 遍約束力。法律具有能夠針對不特定主體反復適用的普遍約束力。因此,法理學上一般將廣義的法 律稱為規范性法律文件。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則是法律適用的結果,如判決書、逮捕決定書、合同 書等,其具有針對特定主體的約束力,但是不具有普遍約束力。故C選項錯誤。法律具有國家強制力,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具有國家強制力的都是法律,如鄉政府頒發的紅頭文 件,具有國家強制力,但并不是法律。故D選項正確。
3、出租車司機甲送孕婦乙去醫院,途中乙臨產,情形危急。為爭取時間,甲將車開至非機動 車道掉頭,被交警攔截并被告知罰款。經甲解釋,交警對甲未予處罰且為其開警車引道,將 乙及時送至醫院。對此事件,下列哪一表述是錯誤的?
A 、 在本案中,出租車司機甲認為,人的生命自由高于秩序價值
B 、 法律適用中一定會有適用者的價值判斷
C 、 本案中“甲將車開至非機動車道掉頭”屬于價值判斷
D 、 不同的解釋者對于同一問題可能會作出不同的解釋結果
參考答案: C
參考解析:甲為了挽救孕婦與胎兒的生命闖紅燈的行為,正是其經過人的生命自由高于交通秩序的判斷 之后做出的。故A選項正確。 立法、司法、守法、執法,一定帶有個人的主觀價值判斷。故B選項正確。注意,價值判斷必不可 少。事實判斷的關鍵是“是和不是”的問題,價值判斷的關鍵點是“好與不好”的問題。交警發現了甲將車開 至非機動車道掉頭,屬于事實判斷。故C選項錯誤。本案也涉及交警的價值判斷,交警對甲未予處罰 且為其開警車引道,是經過價值判斷之后,認為人的生命高于交通秩序,然后做出的行為,此處即 為價值判斷。 相同的法律條文,一個持自然法學派立場的法官和一個持分析實證法學派立場的法官,會從各自學 派的立場進行解釋,帶有解釋者的價值判斷,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故D選項正確。
4、《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接到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發現偵查人員 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的,應當進行調查核實。對于確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提 出糾正意見;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關于該條文,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 、 該條文為禁止性規則
B 、 該條文完整表達了假定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后果
C 、 該條文能直接作為法律決定的大前提
D 、 該條文能彌補法律規則的僵硬性缺陷
參考答案: C
參考解析:該條文不涉及術語界定、公布機關等技術性規定的表達,并且明確具體,因而屬于法律規 則。法律規則明確具體能保證確定性和可預測性。法律原則抽象模糊能彌補規則的僵硬性缺陷,故D 選項錯誤。 按照規則所表達的內容規定不同,法律規則可以分為授權性規則與義務性規則。授權性規則包括職 權性規則與權利性規則。職權性主要是授予國家機關相應職權,而權利性規則主要是授予普通公民 相應的權利。義務性規則包括命令性規則與禁止性規則。命令性規則帶有“應當”“必須”等關鍵字,而 禁止性規則帶有“禁止”“不得”等關鍵字。本條文屬于命令性規則,故A選項錯誤。 法律規則的三要素包括假定條件、行為模式、法律后果。法律規則依靠條文表達,但一個條文不一 定恰好表達法律規則的三個要素。如本條表達了假定條件和行為模式,未表達法律后果。故B選項錯 誤。《刑事訴訟法》屬于我國正式的法的淵源,可以作為法律決定的大前提。故C選項正確。
5、關于司法、司法制度的特征和內容,下列哪一表述可以成立?
A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包括司法規范體系、司法組織體系、司法制度體系、司法人 員管理體系
B 、 法院已成為現代社會最主要的糾紛解決主體,表明司法的被動性特點已逐漸被普遍性特 點所替代
C 、 從總體上看,司法具有解決糾紛、調整社會關系的直接功能和解釋和補充法律、形成公 共政策、秩序維持、文化支持等間接功能
D 、 司法組織體系主要包括審判組織體系、律師組織體系、公證組織體系
參考答案: A
參考解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包括司法規范體系、司法組織體系、司法制度體系、司法人員管 理體系。故A選項正確。 現代社會法院是最主要的糾紛解決主體。但是,法院的被動性并未發生改變,因為這與司法權的性 質相悖。法律適用活動的慣常機制是“不告不理”,司法程序的啟動離不開權利人或特定機構的提請或 訴求,但司法者從來都不能主動發動一個訴訟。故B選項錯誤。 從總體上看,司法具有解決糾紛的直接功能和調整社會關系、解釋和補充法律、形成公共政策、秩 序維持、文化支持等間接功能。司法的直接功能有且只有解決糾紛,調整社會關系屬于間接功能。 故C選項錯誤。 司法組織體系主要指審判組織體系和檢察組織體系。注意,在我國,組織主要指國家機關的組織, 而律師和公證員都屬于法律服務人員。故D選項錯誤。
2023年法考至尊班火熱招生中
2023法考至尊班新考季正式啟航:班主任全程陪伴小班督學輔導、八科應試實力派講師錄播+直播雙重鎖分、4輪復習體系主客一體順利突破合格線!
點擊購買,取證不等待
第一輪復習:【全科基礎鞏固】理解專業概念,訓練法律邏輯,形成法律思維
第二輪復習:【刷題強化記憶】以題帶點,強化鞏固考點,歸納總結每個考點出題方式,掌握答題技巧
第三輪復習:【高頻考點帶背】集中攻克高頻得分考點,考前15頁紙+音頻磨耳朵,達到背誦的熟練度
第四輪復習:【主觀題專項沖刺】考前1個月沖刺接力,集中突破主觀題知識點,掌握主觀題提分技巧,硬核通關
?4輪授課體系主客一體,什么都不用多想,只需要跟著老師學,順利突破合格線?
報考關注:【法考主觀題報名時間】【法考報考信息查詢】
備考資料:【免費領《內部講義》包郵】【法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