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解讀
(一)單位犯罪的概念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依照法律規定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二)單位犯罪的成立條件
主體適格 | 單位犯罪是公司、企業等本身犯罪,而不是單位中的所有成員共同犯罪。 |
主觀特征 | 單位犯罪是在單位整體意志支配下實施的,不是單位內部某個成員的意志,也不是各個成員意志的簡單相加。 |
行為特征 | 由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為單位謀取非法利益而不是為個人謀取非法利益。 |
法律特征 | 單位犯罪具有法定刑。只有法律明文規定單位可以成為犯罪主體的犯罪,才存在單位犯罪。 |
(三)單位犯罪的處罰
1. 處罰原則:雙罰制;特殊情況下施行單罰制。
2.涉嫌犯罪的單位被撤銷、注銷、吊銷營業執照或者宣告破產的,只追究直接責任人員或者主管人員的刑事責任,對該單位不再追訴。
3.涉嫌犯罪的單位已被合并到一個新單位的,仍追究原犯罪單位。法院審判時,對被告單位應列原犯罪單位名稱,但注明已被并入新的單位,對被告單位所判處的罰金數額以其并入新的單位的財產及收益為限。
單位實施了只能由個人構成的犯罪,該怎么辦呢?來聽聽樂毅老師的精彩講解吧>>
二、典型題解
關于單位犯罪,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
A.就同一犯罪而言,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的既遂標準完全相同
B.《刑法》第一百七十條未將單位規定為偽造貨幣罪的主體,故單位偽造貨幣的,相關自然人不構成犯罪
C.經理趙某為維護公司利益,召集單位員工毆打法院執行工作人員,拒不執行生效判決的,成立單位犯罪
D.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后,發現其曾銷售偽劣產品20萬元。對此,應追究相關自然人銷售偽劣產品罪的刑事責任
選項A正確。單位犯罪并未規定不同的既遂標準。若規定不同的既遂標準,則將有悖于平等適用刑法原則。
選項B錯誤。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單位實施刑法規定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未規定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的,對組織、策劃、實施該危害社會行為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選項C錯誤。單位犯罪具有法定性。只有法律明文規定單位可以成為犯罪主體的犯罪,才存在單位犯罪。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犯罪主體為自然人,因此不構成單位犯罪。
選項D正確。涉嫌犯罪的單位被撤銷、注銷、吊銷營業執照或者宣告破產的,應當根據刑法關于單位犯罪的相關規定,對實施犯罪行為的該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對該單位不再追訴。
225小時學透8科教材知識點,25小時掌握8科考點及做題技巧,7天退換課程+授課老師24小時答疑,法考就選233!全程輔導,高效備考!馬上開始你的法考之旅!>>
無論世界怎樣喧囂,只希望你可以不被打擾。我們為你準備了免費題庫,靜下來,再堅持一會兒,成功的花兒很快就要綻放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