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救助的社會工作概述
S10、1、1社會救助
①社會救助定義在什么情況下(個人、自然、社會原因),發生嚴重困難時,政府和社會對社會成員提供—基本物質保障的—救助制度,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社會救助的特征
A、權利義務的非對稱性
社會成員在陷入貧困時,有權獲得基本生活保障,不要求獲得救助者履行某種業務—憲法賦予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
B、救助對象的限制性
真正陷入困境—必須進行家計調查。
C、救助標準的低層次性
保障獲救成員的最低生活需求
D、救助手段的多樣性
物質-現金;應急臨時-固定長期;政府-民間…
E、救助的時限性
救助者脫離困境,救助終止
③社會救助的領域
A、城鄉最低社會保障
1999《城市居民最低社會保障條例》
一些地區農村試點
B、農村五保供養
《農村五保供養》1994年頒布,2006修改
五保供養對象: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人撫養、或者法定人無撫養能力撫養的老年、殘疾或者16歲以下村民。
五保供養的內容:吃、穿、住、醫、葬(教育)
C、自然災害救助
《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2006年國務院發布
D、流浪乞討人員救助
“在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
《在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2003年;
《關于加強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見》2006年。
S10、1、2社會救助社會工作
什么是社會救助的社會工作?
一種旨幫助生活發生嚴重困難的社會成員,在其獲得物質方面社會救助的同時,得到精神方面的提升和社會功能的恢復,直至擺脫生活困境,或減輕困境,過正常社會生活的專業服務活動。
這種專業服務活動,需要社會工作者運用社會工作價值理念和理論、知識,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技巧。
S10、1、3社會救助社會工作的特點
①服務對象問題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問題—生活發生嚴重困難
A、引發問題的原因多樣性和復雜性:背后的原因多樣性和多種因素共同起作用而迸發;
B、問題發生后對救助對象的影響多樣性和復雜性:物質的心理的精神的社會的。
②實現社會保障制度的物質保障和服務保障的完整統一
表現在:
A、疊加式的保障服務:提供物質援助的同時,向對象提供技術培訓、信息服務、心理輔導、精神慰藉、行為矯正等等物質援助;
B、嵌入式的保障服務:用社會工作的價值、理論、知識、方法開展,使社會工作更具人性化、更有成效。
③救助服務規范的專業性和政策性
在政策的范圍和許可下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化的規范服務。
報考推薦:
2016年社會工作者報名時間|報考條件|考試科目|報名網址(各省)
備考推薦:2016年社會工作者考試備考復習已全面展開。233網校總結歷年成功輔導經驗,結合社會工作者考試的命題規律、重點難點,聘請資深命題專家,融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大膽創新,全新推出2016年社會工作者考試講師講課輔導,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訓練、答疑、模考、指導。機會難得,欲報從速>>
233網校社會工作者QQ群群號、小編個人微信號dengdeding520、第一時間為你送達各省市2015社會工作者考試報名時間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