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會工作實務通用過程模式
第一節 通用過程模式的理論依據
第二節 社會工作實務通用過程模式的特點
第三節 通用過程模式的四個基本系統對社會工作實務的作用
溫馨提示:本章全屬理論鋪墊;一般了解宏觀把握
第一章 社會工作實務通用過程模式
第一節 通用過程模式的理論依據
一、社會工作實務過程模式的含義
二、社會工作實務過程模式的理論依據
三、社會工作實務過程模式的理論框架
一、社會工作實務過程模式的含義
(一)是一種概括: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
目的:用來協助個人、家庭、群體、組織和社區的
(二)是一個框架:為社會工作形成系統的方法和行動、為社會工作價值、知識、技巧運用的框架
(三)是一種說明:社會工作助人過程具有穩定性和規范性
二、社會工作實務過程模式的理論依據
(一)多元因素決定論
(二)“問題”的“心理-社會”視角及解決方法
(三)“環境中的人”的實務視角
(四)系統理論
(五)優勢視角
二、社會工作實務過程模式的理論依據
(一)多元因素決定論:(個人、家庭、群體、社區)社會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元的:多種因素、共同作用
1、個人因素
2、社會因素
3、兩者相互作用
★ 啟示:社會工作介入:要從個人、家庭、社區、社會政策多重層面進行
(二)“問題”的“心理-社會”視角及解決方法
1、觀點:強調從社會與個人兩方面理解服務對象和他們的問題
2、技巧和原則:
(1)首先:辨識、評估服務對象“心理”情況(人格、應對壓力的策略、智能水平、自我功能)
(2)然后:了解社會狀況、處境(家史、同輩關系、社會參與)的影響
★ “生理-心理-社會”視角
(三)“環境中的人”的實務視角:個人與環境的相互影響
1、個人的行為、心理產生于具體環境:
原則:從分析個人問題與社會環境之間關系,找出與社會制度安排的關聯性,倡導社會政策變革
2、個人又是能動個體,可自主選擇生活:
原則:提升服務對象的社會功能、改變認知、適應社會
★ 并不否認個人對自己行為 應負的責任
二、社會工作實務過程模式的理論依據
(四)系統理論:綜合系統、子系統
主要觀點:系統=一定部分(要素)組成、具有一定層次、一定結構,并與環境發生關系的復雜整體
社會工作觀點:
1、人類社會系統特點:人類社會=復雜的大系統(相互交叉、彼此滲透,形成錯綜復雜的網絡)
2、社會工作實務中的“系統”:社會系統內各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其意義:使整合社會、心理現象成為可能(靜態——動態)
(1)超出服務對象自身問題,評估他們的生活環境
(2)評估個人問題與環境的(互動)關系
要點:環境=社會工作者介入、改變的場域
二、社會工作實務過程模式的理論依據
(四)系統理論:
系統視角下,社會工作實務的觀點:
(1)注重個人的整體性、完整性:①人與環境交叉互動、相互影響;②整體環境中完整的人。
(2)強調社會系統: ①家庭系統的重要作用; ②各系統互動的形態、互動的規則
(3)運用社會資源:正式、非正式社會網絡資源
二、社會工作實務過程模式的理論依據
(五)優勢視角:
1、主要觀點:評估問題和需要時,發現、發掘優點、自身資源,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2、操作流程:識別、利用、建立、強化(人的:能力、價值、興趣、資源、成就、抱負)
3、實務技巧:
(1)整體性:每個對象都有優點、資源(內、外)
(2)兩面性:困難既是傷害,更是挑戰和機遇
(3)積極性:理想和抱負=轉變的能量
(4)互動性:相互協作,更好服務
(5)資源性:每種環境,充滿資源
三、社會工作實務過程模式的理論框架
(一)社會生態系統理論
(二)社會功能發揮
(三)內外影響力范式
(四)生命周期理論
(五)社會工作實務通用過程模式中的基本要素
三、社會工作實務過程模式的理論框架
(一)社會生態系統理論
1、重要貢獻:界定三個系統(社會工作實務活動涉及)
(1)微觀系統:個人系統(生物、心理和社會)
(2)中觀系統:小群體(家庭、工作群體、其他群體)
(3)宏觀系統:比家庭更大的群體、系統(四個重要系統:組織、機構、社區、社會文化)
2、實務目標:讓個人適應環境
3、實務焦點:(1)促進成長發展;(2)增強適應能力;(3)消除阻礙因素;(4)增加社會資源。
三、社會工作實務過程模式的理論框架
(二)社會功能發揮
1、著眼點:(1)個人的社會角色;(2)是否有效發揮社會功能。
2、關注點:(1)外在因素(威脅個人發揮角色功能);(2)他人關系(個人與社會中的)。
3、任務:(1)分析社會關系;(2)找出方法資源;(3)消除干擾因素;(4)聯系豐富順暢。
三、社會工作實務過程模式的理論框架
(三)內外影響力范式
操作框架:融合系統理論+生態理論元素
基本假設:人自身+環境中的各種力量=產生特定行為
1、內部力量:(1)內在動機;(2)動機下的行為。
2、外部力量:對個人施加影響的外在因素:(1)自然因素;(2)社會因素。
三、社會工作實務過程模式的理論框架
(四)生命周期理論
1、基本觀點:(1)人的發展都經幾個普遍階段;(2)每個階段是逐步攀升、成長的
2、實務要求:(1)系統全面思考問題;(2)找出內、外因素;(3)消除影響(個人、社會發展成長的)因素
三、社會工作實務過程模式的理論框架
(五)社會工作實務通用過程模式中的基本要素
1、完成生命任務的條件與資源
2、人與資源系統的互動
3、個人問題與社會問題的關系
(五)通用過程模式中的基本要素
1、完成生命任務的條件與資源
(1)非正式(自然)資源系統
①對象:家庭、朋友、鄰居、同事、親戚
②內容:情感支持、服務資源、臨時幫助、獲取使用正式社會資源
(2)正式資源系統
①群團組織:A、類型:工作單位、專業團體、群眾組織、各種協會。B、宗旨:提升福利權利、提供服務資源
②社會性資源:公共服務機構(適應社會公共生活、滿足短期、特別需要):學校、醫院、社會服務機構、派出所……
(服務對象的)社會支持網絡=非正式+正式(資源系統)
(五)通用過程模式中的基本要素
2、人與資源系統的互動
(1)基本觀點:問題根源在于人與社會環境不良的互動:不是人有問題,而是怎樣互動
(2)互動類型:
①人在資源系統中互動(人人互動)
②人與資源系統的互動(人資互動)
③資源系統之間的互動(資資互動)
(五)通用過程模式中的基本要素
3、個人問題與社會問題的關系
(1)基本觀點:
①個人問題必由社會問題而來
A、與人所處之社會情境有關;
B、與社會公共問題有關
②解決個人問題必先解決社會問題
A、提供服務和資源;B、研究社會問題影響
(2)社會工作之責任:
①反映個人問題與社會問題之關系;②演繹社會問題對個人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