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生態系統理論
(一)主要觀點
1、生命周期:用時間線方法重現影響個人發展的相關社會結構和生活事件的意義。
2、人際關聯:個人擁有與他人聯結而建立關系的能力。
3、勝任能力:指通過個人與環境間的成功交流經驗,建立個人有效掌控環境的能力。
4、角色表現:個人在社會層面的一種互惠性的社會期待,個人參與社會的媒介,受個人感受、情感、知覺和信念影響。
5、生態地位:個人所在某種環境區域的特征,指有利于或不利于特定發展任務的環境因素。
6、適應力:個人在與環境的交流過程中,個人與環境間相互影響和回應以達到最佳調和度。
(二)生態系統理論在社會工作中應用的基本原則
1、從服務對象處境出發,看到他們的限制和機會,分清社會工作者和服務對象的權利、責任及其了能的影響;
2、充分認識情境的重要性,情境決定社會工作者的目標和可能回應方式;
3、采用積極視角,在不利情境中看到改變和進步的可能性;
4、要辨識行為模式,看到積極的可能性和應改變之處;
5、要重視過程,即關系和互動是如何產生的,內容和結果如何;
6、強調與他人一起工作,包括重視他人、個人支持網絡、機構和社區資源。
2023年真題示例:
1.學校社會工作者郝老師對本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發現存在心理困擾的學生大多缺失家庭監護,學習也有困難,甚至出現沉迷網絡游戲、逃學等行為。郝老師運用生態系統理論為這些學生設計服務方案。下列服務中,最能體現生態系統理論特點的是( )。
A.對心理問題較為嚴重的學生進行個案輔導
B.為存在學習困難的學生鏈接志愿服務資源
C.為出現網癮問題的學生開設行為治療小組
D.對出現逃學行為的學生及時進行批評教育
ACD都是直接針對個人的,沒有從不同的系統角度分析和入手,故錯誤。B選項,為存在學習困難的學生鏈接志愿服務資源,涉及到了不同的系統,故B選項正確。
相關推薦:
刷題:社會工作者章節試題免費刷 | 近5年真題在線測試
課程:社工證培訓課程免費試聽 | 0元領社工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