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內容
1、理論假設:對人的成長發(fā)展的假設、對服務對象問題的假設、對人際溝通的假設、對人的價值的假設。
2、直接治療技巧
(1)非反思性直接技巧:支持、直接影響和“探索-描述-宣泄”;
(2)反思性直接治療技巧:現實情況反思、心理動力反思和人格發(fā)展反思。
3、間接治療技巧
(1)間接輔導技巧的服務對象包括服務對象父母、朋友、同事、親屬、鄰里和社區(qū)管理人員等;
(2)輔導技巧:維持、直接影響、“探索-描述-宣泄”和現實反應。
2023年真題示例:
1.萬先生,36歲,輕度智力障礙,幼年時父親離世。母親一直擔心他在外被欺負,從小就不讓他與別人多接觸。最近萬先生因之前工作的福利工廠效益不好,失業(yè)在家,整日無所事事,不與人溝通。母親很心疼兒子,擔心自己老了后,兒子無人照料,便向社會工作者求助。根據心理社會治療模式中反思性直接治療技巧,社會工作者適宜的做法是( )。
A.不帶評判地傾聽萬先生的想法,表達對他的處境的理解
B.幫助萬先生及其母親申請社會救助并建立社區(qū)支持網絡
C.表達對于萬先生整天悶悶不樂且不與人交流原因的看法
D.協(xié)助萬先生分析自己現在的狀況與母親的關愛保護有關
反思性直接治療技巧主要包括現實情況反思、心理動力反思和人格發(fā)展反思。
現實情況反思是指社會工作者幫助服務對象對自己所處的實際狀況作出正確的理解和分析的技巧。D選項屬于現實情況反思。
心理動力反思是指社會工作者協(xié)助服務對象正確了解和分析自己內心的反應方式的技巧。
人格發(fā)展反思是社會工作者幫助服務對象重新認識和評價自己的以往經歷、調整自己人格的技巧。
A屬于非反思性直接治療技巧中的支持
C屬于非反思性直接治療技巧中的直接影響
相關推薦:
刷題:社會工作者章節(jié)試題免費刷 | 近5年真題在線測試
課程:社工證培訓課程免費試聽 | 0元領社工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