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三:
劉某。男,現年32歲,未婚,高中文化程度。父母祖籍在河南,戶口遷至上海,故劉某在上海無其他親戚,且父紊去世。劉某頭腦簡單、性情憨厚,江湖義氣濃厚。高中畢業后在一家客運公司工作,工作穩定但收入不高。因為哥們兒義氣,協助朋友入室盜竊,被判有期徒刑6年,剝奪政治權利1年,押至安徽某監獄服刑。年初執行期滿回滬,由于沒有經濟來源,只能靠母親的退休金生活。30多歲的他自然不甘心,但找工作又存在自卑心理。劉某陷入既想融入社會,又害怕因有前科而遭到社會排斥的困境。
問題:1.請問矯正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請對劉某的問題進行分析。
3.作為矯正社會工作者,你認為你該如何作出干預,請列出簡要的干預要點。
答題要點:
1.矯正社會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司法判決前的服務、監禁場所中的服務、社會矯正中的服務以及刑滿釋放后的服務。
2.通過案例,我們發現劉某的問題大致如下:
(1)生活方面:無工作收入,僅靠母親退休金過活,生活拮據。
(2)心理方面:頭腦簡單、性情憨厚、重義氣,目前有自卑心理,自尊心較強。
(3)社會融入方面:從監獄釋放后,無法正常適應社會生活,融入尚存在障礙。
3.對于案主劉某,我們可以采取如下輔導策略:
(1)澄清劉某的非理性思想,祛除不正確的思想觀念,反省過去的錯誤。
(2)提升劉某的自尊與自信,正確面對人生未來的規劃。
(3)與劉某母親聯系,請家長協助對劉某的服務并多給予關心與支持。
(4)增強劉某的社會參與,多參加社區與社會的一些活動,以增強社會歸屬感。
(5)協助劉某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個人職業水平。
(6)視情況拜訪相關人士,以減低或消除他們對劉某的歧視。
案例分析四:
岳某(女),有一兒一女,女兒在國外。近來岳某心事重重,經常晚上失眠,唉聲嘆氣,原因是岳某與兒媳之間產生了矛盾,矛盾的焦點是房子問題。兒媳嫁來的時候,岳某家只有一套兩居室的住房。剛開始兩個人還能相處,但時間一長,兩人總因為一些小事而產生口角。后來,老兩口在外面租了一套房子自己住,矛盾暫時得以解決。近年來。房子漲價,老兩口下決心用養老的錢又買了一套房子.房產證只寫了老兩口的名字。結果,兒子和兒媳對老兩口的做法產生了不滿,認為現在兩套房子的產權證上都沒有他們的名字,兩位老人顯然是想把房子留給女兒。兒媳甚至對岳某說,如果房產證上沒有自己的名字,那么老兩口將來的養老問題她一概不負責。
問題:1.上述案例中,岳某面臨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針對岳某目前的困境,社會工作者應采取哪些輔導策略?
答題要點:
1.岳某面臨的主要困境有:
(1)社會關系問題:岳某與兒媳之間存在矛盾。
(2)情緒問題:因與兒媳產生矛盾而產生的情緒問題。
2.主要輔導策略:
(1)與岳某進行溝通,緩解其情緒問題。
(2)協調岳某與兒媳之間的關系。協助雙方了解彼此的真正想法,消解誤會。針對房屋產權問題,讓岳某盡可能原諒兒媳以前因小事而產生的矛盾。對房屋產權的遺留問題,請岳某作一說明,強調如果兒子和兒媳能夠精心照顧老人,那么他們在房屋的繼承上就有優先權。讓岳某與兒媳進行溝通,說明房屋產權證上沒有兒子和兒媳的名字,并不是說要把房子留給女兒,這只是老人希望兒子和兒媳能夠更好地照料自己的一種方式。
(3)與岳某的兒子和兒媳進行溝通,讓他們明白老人對房屋產權具有決定權,而照料老人是每個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方案設計一:
隨著城市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再婚現象也越來越多。但由于各種原因,有再婚意愿的老年人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在你所服務的社區,就存在一群有再婚想法,但又顧慮重重的老年人,請針對他們的需要,擬訂一份社區服務方案。
答題要點:
(一)問題的陳述及分析:
有再婚意愿的老年人會面臨世俗偏見的壓力、傳統觀念的限制以及子女反對等方面的問題。
(二)方案設計:
根據上述老年人的需求,設計出社區服務方案,其中包括:
1.方案目標:
協助有再婚意愿的老年人正確認識再婚的意義,消除心中顧慮,追求幸福的晚年生活。
2.方案實施策略:
(1)為有再婚意愿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心理輔導,緩解他們緊張的情緒,協助其澄清錯誤的觀念,逐漸消除其顧慮。
(2)為老年人及其子女組織一個平行小組活動,協助他們同子女互相了解想法,并澄清彼此的期待。
(3)建立老年交友俱樂部,使老年人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結識更多的朋友,增強朋輩支持網絡。
(4)利用社區資源,組織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繼續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來,體會自我價值感的提升。
3.方案執行:
主要包括整合社區資源、提供服務、監督執行進度、處理危機等。
4.方案評估:
包括老年人及其家人對服務的滿意度、方案執行情況及效果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