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選擇題
1.中學心理學的性質是( )。
A.自然科學 B.社會科學
C.兼有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性質,以社會科學為主
D.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性質,以自然科學為主
2.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開始占主導地位,但其思維在很大程度上( )。
A.屬于形象抽象思維 B.已屬于理論型思維
C.已屬于辯證思維 D.還屬于經驗型思維
3.學校教育在兒童心理發展中 ( )。
A.起決定作用 B.起潛移默化作用
C.起主導作用 D.起自然前提作用
4.研究材料表明,中學階段思維發展的關鍵期在 ( )。
A.初中一年級 B.初中二年級
C.初中三年級 D.高中一、二年級
5.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是( )。
A.能力 B.氣質 C.性格 D.興趣
6.人們對自己行為的自覺調節方式和水平的個人特點是( )。
A.性格的態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緒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7.經過動機斗爭,道德的動機戰勝非道德的動機,這主要是( )的過程。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8.何種程度的焦慮可以成為考試的內驅力 ( )。
A.輕度 B.適度
C.重度 D.都不可能
9.如果一個學生在生活實踐中表現得敏捷好動,情感發生快而多變,注意和興趣易轉移,善于適應變化的生活環境,他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屬于 ( )
A.活潑型 B.安靜型
C.興奮型 D. 弱型
10.加涅提出了( )模式。
A.累積學習 B.發現學習
C.觀察學習 D.接受學習
11.一般來說,智力就是 ( )。
A.分析問題的能力 B.思維能力
C.解決問題的能力 D.認識能力
12.青年初期是世界觀 ( )。
A.形成時期 B.初步形成時期
C.初步成熟時期 D.成熟時期
13.對于培養學生智力技能最具有現實意義的途徑是( )。
A.獨立開設思維訓練課
B.培養一般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思維力等能力
C.結合教材知識教學訓練學生掌握智力活動規則和課題解答程序
D.在教學中側重學生的思維過程而不側重思維的結果
14.在學校人際關系系統中,處于主要地位的是( )。
A.教師之間的關系 B.干群關系
C.師生關系 D.同學關系
15.教師威信的維持和發展主要靠 ( )。
A.自然威信 B.教育機智
C.人格影響 D.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