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
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是()。
A.華生B.馬斯洛C.霍爾D.杜成
2.信息在短時記憶中一般只保持()秒鐘。
A.1~2B.20~40C.60~70D.70~80
3.學習新信息對已有舊信息回憶的抑制作用叫()。
A.前攝干擾B.倒攝干擾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
4.短時記憶容量有限,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感覺登記B.注意c.組塊D.復述
5.先有一個目標(目的),它與當前的狀態之間存在著差異,人們認識到這個差異,就要想出某種辦法采取活動(手段)來縮小這個差異。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或策略是()。
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
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D.試誤法
6.個體的成就動機中含有兩種成分:追求成功的傾向和()。
A.追求利益的傾向B.避免失敗的傾向
c.避免困難的傾向D.追求刺激的傾向
7.去過幾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畫出具體的路線圖來。認知發展到哪一階段的兒童能做到這種程度?()
A.感知運動階段B.前運算階段c.具體運算階段D.形式運算階段
8.以卜不是影響遷移的客觀因素的是()。
A.教師指導B.認知結構c.媒體D.學習材料特性
9.把動機分為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的是()。
A.奧蘇貝爾B.桑代克c.布魯納D.斯金納
10.道德兩難故事法的創始人是()。
A.皮亞杰B.弗洛伊德c.班杜拉D.柯爾伯格
11.由特定團體的相對標準決定最終成績的測驗是()。
A.標準參照測驗B.常模參照測驗c.描述性測驗D.團體測驗
12.根據學習的層次,比概念學習低一層的學習是()。
A.信號學B.規則學習c.辨別學D.言語學習
13.培養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
A.產生成就感B.觀察榜樣c.相信自己D.認識自己
14.遷移的概括原理理論認為,實現遷移的原因是兩種學習之間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B.苛勒c.奧蘇貝爾D.賈德
15.一個測驗或測量工具能夠正確測量所要測量事物的屬性或特征的程度被稱為()。
A.效度B.信度c.區分度D.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