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試卷
一、判斷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劃“√”,錯誤的劃“×”,每小題1分,共10分)
1.皮亞杰認為,11歲是兒童道德判斷由他律向自律過度的轉折點。 ( )
2.在可以選擇活動的前提下,個體究竟從事哪種活動,取決于個體從事各種活動的相對動機強度。 ( )
3.布魯姆的掌握學習教學模式是以學生在掌握測驗中的名次等級作為評價依據的。 ( )
4.確定教學目標屬于教學的宏觀設計。 ( )
5.與傳統的班級教學相比,程序教學可以不受學習時間和學習次數的限制,運用起來相對靈活。 ( )
6.阿特金森認為,成就動機高的人傾向于選擇較難的任務,而避免失敗動機高的人則傾向于選擇較容易的任務。
7.桑代克認為,兩種學習所包含的相同成分越多,越易發生遷移。 ( )
8.過度學習越多,遷移程度越大。 ( )
9.*作模仿是*作技能形成的最初階段。 ( )
10.模象直觀在實際中的定向作用優于實物直觀。 ( )
二、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號碼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10分)
1.按照布魯姆等人的觀點,以下幾種認知教育目標中水平最低的是 ( )
A.分析 B. 運用 C. 綜合 D. 領會
2.課堂教學被各種突發性事件所中斷,反映了課堂教學的哪種特點? ( )
A.多維性 B. 同時性 C. 難以預測性 D. 透明性
3.“成就定向者”具有的特點是 ( )
A.對較難的工作感興趣 B. 對較容易的工作感興趣
C. 對失敗傾向于做努力定向的歸因
D. 看問題多從失敗的一面去想
4.將學業的成功或失敗歸因于個人外部的不穩定因素,指的是歸因于 ( )
A.能力 B. 運氣 C. 任務難度 D.努力
5.賈德所做的著名的“水下打靶”實驗,支持了學習遷移的 ( )
A.共同要素說 B. 概括原理說 C. 關系轉換說 D. 學習定勢說
6.埃里克森認為,一個人對周圍世界的基本態度—信任與不信任,是在建立,并在以后繼續發展的。 ( )
A.嬰兒期 B. 幼兒期 C. 學齡初期 D. 青春期
7.心智活動在 階段是在言語水平上進行的。 ( )
A.原型定向 B. 原型*作 C. 原型整合 D. 原型內化
8.結構注意駕御的倡導者是 ( )
A.斯金納 B. 奧蘇貝爾 C. 加涅 D. 布魯納
9. 格式塔心理學派的學習理論強調 ( )
A.試誤學習 B. 頓悟學習 C.接受學習 D. 有意義學習
10.主張“教學應當走在發展的前頭”的心理學家是 ( )
A.格賽爾 B. 皮亞杰 C. 維果斯基 D. 科爾伯格
三、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個至四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號碼分別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1.發現式教學模式的特點是 ( )
A.強調教師講解 B. 強調學生獨立思考
C.注重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
D.注重對教學步驟進行嚴格的控制
2.以下各項活動中,屬于教學的宏觀設計的有 ( )
A.確定教學目標 B. 選擇教學模式 C. 編選教材 D. 制定教學計劃
3.如果一位教師對全班學生說:“假如這次期中考試全班平均成績在90分以上,那么這個周末我們就一起去郊游”這位教師使用管理的方法是 ( )
A.團體行為矯正技術 B. 個體行為矯正技術
C.團體相倚管理 D. 代幣制經濟
4.與*作技能相比,心智技能具有下列何種特點 ( )
A.展開性 B. 物質性 C. 內隱性 D. 觀念性
5.單一個案研究的特點是 ( )
A.只有一個被試 B. 只能研究可觀察行為
C.無需要再檢驗和說明,用圖表便可一目了然
D.不創設情境,只對自然界發生的一些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