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一.不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本題總分30分)
1. ACDE 2.B 3.BDE 4、CDE 5.ABCDE 6.ABCDE 7、BCD 8.E 9.DE 10. ABE 11.ABCDE 12.ACD 13.C 14.ABC 15.ABCDE 16.ABD 17.D 18.AB 19.A 20.B 21.BCDE 22.ADE 23、ABCD 24.C 25.E 26.BCD 27.ABCDE 28.ABCDE 29.A 30.ABDE
二.填空題。(共15題,每題1分,根據所學知識將答案填在每題橫線上,本題總分15分。)
31.教材 32.專題總結 33.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4.文士學校 35.受教育權、人身權 36.社會規范個體化 37.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38.前者 39.生成性 40.體驗積極 41.復式教學 42.癸卯學制或《奏定學堂章程》 43.掌握學習理論 44.活動分析法 45.《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
三.辨析題(共5題,每題5分,請先判斷正誤,然后說明原因,本題總分25分。)
46.錯誤。這是對考試的誤解,考試包括百分制考試本身沒有錯,要說錯的話,哪就是在應試教育中使用者將其看作學習的目的。考試作為評價的手段,是衡量學生發展的尺寸之一,也是激勵學生發展的手段之一。
47.正確。教材是教師和學生據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包括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參考書、活動指導書以及各種視聽材料。其中教科書是教材的主體部分。嚴格地講,教材并不等同于教科書,教科書也不等同于課本。
48.錯誤。這是對素質教育倡導的“學生的主動發展”和“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的誤解。素質教育強調“學生的主動發展”,是因為學生是主體與客體統一的人,因而是具有自主發展意識的人;素質教育強調“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因為學生具有與教師平等的獨立人格。這種觀點忽略了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忽略了學生的特點。教師是教育實踐的主體,在教育實踐中起主導作用;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客體,是學習與發展的主體。這決定了教師首先是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啟迪者、個性的塑造者、人生的引路人、潛能的開發者,其次才是學生的合作者,幫助者和服務者。
49.錯誤。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既要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50.錯誤。在新課程條件下,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與紙質印刷時代的要求相適應,教材(主要是教科書)一直是我國的主要課程資源,以至于人們常常誤認為教材是唯一的課程資源。實際上,實際上,課程資源非常廣泛,既包括校內的課程資源,也包括校外的課程資源;既包括素材性課程資源,也包括條件性課程資源。
四.簡答題。(共4題,每題5分,本題總分20分。)
51.(一)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二)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三)發展學生體力,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四)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52. 首先指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后,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部分補償,如失明者通過聽覺、觸覺等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補償。也存在于心理機能與生理機能之間,人的精神力量、意志對整個機體起到調節作用,幫助人戰勝疾病和殘缺,使身心依然得到發展。這個規律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樹立信心,相信每一個學生,特別是暫時落后或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學生,通過其他方面的補償性發展,都會達到與一般正常學生一樣的發展水平;其次要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發現學生的優勢,揚長避短,激發學生自我發展的信心和自覺。
53.環境對人的發展起決定作用,但并非機械的決定,因為人接受環境的影響是積極的、能動的。
(1)環境使遺傳提供的發展可能性變成現實。
(2)環境決定人的身心發展方向、水平、速度和個別差異
(3)環境的決定作用是通過人的內部因素實現的。環境對于人的身心發展來說是外部因素,要通過內部因素才能起作用。人的內部因素有遺傳素質和主觀能動性兩方面。
54.(一)是促使學生的知、情、意、行互動發展的過程;
(二)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的過程;
(三)是促進學生的思想品德矛盾積極轉化的過程;
(四)是一個學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過程。
五.論述題。(共2題,每題15分,本題總分30分。)
55.教師的職業素養主要有道德素養、專業素養(包括專業知識素養和專業能力素養)、個性素養等。
(一)職業道德素養
(1)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依法執教,嚴謹治教;愛崗敬業,廉潔從教)
(2)熱愛學生(全面關心學生;尊重和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理解和寬容學生;解放和放飛學生)
(3)具有團結協作的精神(善于與同事合作;善于與家長和社會合作)
(4)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加強修煉;言行一致)
(二)1、專業知識素養:
(1)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這是因為:第一、各門學科的知識都不是孤立的,科學技術呈現出綜合化的趨勢;第二、當代中學生興趣廣泛,求知欲強;第三、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增多,問題意識增強;第四、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
(2)精深的學科知識
(3)寬厚的教育科學、心理科學知識和管理科學知識
2、專業能力素質:教師除了應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準確的判斷力、深刻的思辯力、豐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應變力等一般能力之外,還應具有以下特殊能力
(1)對學生的發展進行分析、預測和指導的能力:首先要善于了解學生的各種情況;其次,教師要具備分析和預測學生發展的能力;再次,教師要具備指導學生發展的能力。
(2)駕馭教材和組織教學的能力
(3)精湛的語言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能力、體態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對教師口頭表達能力的要求:一是準確、簡潔、有條理;二是流暢、明快、親切;三是活潑、幽默、傳神。對體態語的表達要做到明了、準確、適當,使口頭語言更具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對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是:觀點明確,表達準確、完整,條理清楚,結構嚴謹。
(4)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
(5)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第一,應具有計劃能力;第二,應具有組織實施能力;第三、應具有協調能力;第四、應具有常規管理能力;第五、應具有思想工作能力。
(6)較高的教育機智
(7)教育科研能力。
(三)教師應具備的個性素養:一名合格的教師應具備諸如熱情樂觀、有責任心、仁慈友善、耐心周到、幽默風趣、善于交際、樂于助人、團結合作、公平客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據調查,我國學生喜歡的教師前五種品質:熱愛、同情、尊重學生;知識廣博,肯教人;耐心溫和,容易接近;對學生實事求是,嚴格要求;教學方法好。我國學生不喜歡教師的前五種品質:經常罵人,討厭學生;對學生沒有同情心,把人看死;上課拖延時間,下課不理學生;偏愛、不公正;教學方法枯燥無味。
56.這些教師的做法違背了:
(1)疏導原則:是指對學生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鬃拥膶W生顏回評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2)尊重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于轉化為學生的品德。
要改變這種情況,應做到以下幾點:(1)講明道理,疏導思想(2)因勢利導,循循善誘(3)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3)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4)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確、明確具體和嚴寬適度。(5)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認真執行,堅定不移的貫徹到底,督促學生切實做到。(要結合實例加以擴展說明)
相關鏈接: